[書]南雲吉則《為什麼一流人才的專注力能持續一整天?》
凌晨三點到九點上班前每天有六小時的時間可任我悠遊於心靈境界之中。
睡眠
非快速動眼睡眠三小時與快速動眼睡眠三小時,合計共六小時,這就是健康的睡眠時間。
白天時段就算睡著,由於交感神經讓腦部處於興奮狀態,因此無法進入深層睡眠。半夜十二點左右進入非快速動眼睡眠,最符合人體生理狀態。
「睡眠黃金時段」:最理想的睡眠時段為「晚上十點到半夜兩點」
作息
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螢幕等散發藍光,近似紫外線,會把生理時鐘重置為白晝模式。
吃過晚餐立刻鑽進被窩。
午休:午睡時間太長腦袋會恍惚呆滯,藉由打盹五分鐘讓腦袋清醒。
飲食
空腹時正得以提升專注力。
耐住性子等待肚子咕嚕叫三次:飢腸轆轆時,正代表我們的身體啟動生命力的開關。
早晨只要臉龐或有唾液分泌,便無須刻意喝水。
昨天吃太多的人、黃湯下肚的人不要吃早餐。
低糖且蛋白質豐富的零食當下午茶,午餐不要白飯甜點。
如果真的無法戒掉咖啡,嚴守一天一杯,下午三點前飲用的原則。
不妨飲用牛蒡茶。
一旦習慣攝取化學調味料,要是沒吃到將會變得焦躁不安,專注力明顯變差。
大量攝取吃了會放屁的根菜類。
準備小食三盒:納豆、海髮菜、優格
少吃omega-6,並攝取omega-3。
以omega-3油品漱口,可以改善老化現象。
心態/心情
取悅邊緣系統:想像開心的事
抗壓性/消化負面情感:
個人財產遭侵犯,不可能要求自己不再厭惡對方,因此應該先拋除自己的地盤意識。
如果失去某種身分的話,便想成:自己原本就不是和那個身分,能出現接任我的人實在太棒了。
與其抱持崇高的自尊心,還不如把自卑情結當成發條,讓自己專注於一切從零開始的出發。
重要之人的支持為專注力泉源
藉由心想「全是為了誰?」來提升專注力:當專注力即將中斷之時,不妨想想自己受到的恩情。
無法專注於一種事物時,可切換成多元專注模式。
若對父母或社會有負面情感,轉化成自己面對將來的正面專注力。
切勿想像失敗,要編織想像成功時的景象。
找個無人嘗試之事,全神灌注地投入,直到變成自己的專長為止,將可成為「個人優勢」。
專注之於靈感
一旦持續不斷地寫,源源不絕的靈感將一一從腦海閃過。
不能只有靈感構想,還必須具備堅定信念。
人生的短中長期目標
想像自己剩下多少生命
人生的短期目標:快樂
人生的中期目標:異於日常
人生的長期/最終目標:留下生存軌跡
懶散的每一天中,漸漸遺忘自己出生時確實背負的宿命,又或者世間娛樂奪走我們的心,讓我們迷失自我。
人生最終目標既非「快樂」也不是異於日常,而是認清日常中的事物。曾讓我們抱怨不已的工作、讀書或家事,其實在在鼓勵我們自身的魂魄,讓每天變得無比絢爛。
一旦了解讀書的樂趣,將無法停止讀書,疑問接連冒出並找到答案,答案間彼此相連並產生脈絡,脈絡又變成知識的巨浪與概念,最後漸擴展出全新世界。
After Reading
看完這本書,我其實有點茫然,覺得和我預期不太一樣,但老實說,要我說原先預期是什麼樣的內容我也說不上來。(難怪有人提倡讀一本書之前要先問自己期待有什麼收穫)
我猜談專注力這件事大致會以兩個方向進行:生理與心理。
如果談太多心理,我可能會覺得空泛,可作者用了大部分的篇幅來寫生理相關的專注力提升方式,大概真讓我覺得就是醫生在給建議。
心理方面作者並非沒有談到,只是這方面可以給的具體建議可能畢竟不多,主要就是:正向思考(想開心的事)和以重要他人來激勵自己。
另外一點我很難照單收的,是作者提到他規律一致的、維持高注意力的生活,包括晚上聚餐要幾點前回家、絕不續攤,有些人會納悶生活會不會很無聊。
他坦言自己本來就喜歡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不怕無聊、不怕膩,而且喜歡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零犯錯人生。
這習性的偏好和包含我在內的很多人可能不同,由此可知我不會想完全按照他建議的方式做,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整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要我們想像剩下多少生命,來思考生命的短中長意義。
很多人會問: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活著到底要追求什麼?卻很少看到有人會藉由區分生命所剩時間長短來思考不同的意義。
作者短中長期的生命追求的舉例,與我所想算是一致;當然不一定每個人都這麼想,但是把生命的意義分不同期限劃分的方式對我來說是思考人生重心值得嘗試的方式。
相關閱讀
[書] 蓋瑞‧凱勒、傑伊‧巴帕森《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Gary Keller, Jay Papasan《The One Thing》)
[書]烏瑞克‧鮑澤《學得更好》(Ulrich Boser, Learn Better)
[書] 麥斯‧貝澤曼《覺察力》(Max H. Bazerman, 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the Best Leaders See)
6 thoughts on “[書]南雲吉則《為什麼一流人才的專注力能持續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