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成甲《精準學習》
- 知識管理:加工外部資訊,提高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
- 資料管理→資訊管理:具體方法、技巧→底層規律:認知深度
- 知識管理的核心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 管理知識最重要的並不是大多數人以為地對知識進行收集、分類、保存
- 改變命運的不再是知識數量這一維度,更重要的是認知的深度
- 知識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它取決於瞭解它的人能否使用這些資訊改變自己的行為,產生新的結果。
- 能改變你的資訊才是知識
- 學習/學習層次
- 評價學習的標準是「改變」(行為或認知)
- 教育的根本定義是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經驗解讀的方式。
- 最難的學習是內化,在輸出中加深認識。
- 學習三目標:解釋問題,解決問題,預測問題
- 我們的努力有一個重大的誤區:提升效率,忽略真正重要的認知效率
- 提升技術效率
- 我們很容易陷入自己所謂的專業和標籤裡面,忘記了最基本的規律。
- 我們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學習的新知識就越多
- 提升認知效率
- 矛盾兩法:提升自己學習內容的品質並增加數量、增加有效學習時間
- 解決衝突:優先提升學習內容的品質
- 學習瞭解問題本質,瞭解解決方案的底層規律,能夠讓我們認清楚問題表象背後的實質
- 學習與解決某一類問題相關的所有核心能力,突破專業限制
- 更高效的學習來自更合理的學習方法假設
- 加速改變舊假設、發現新假設的過程
- 真正高效的學習,其實是知識融會貫通的結果。
- 提升技術效率
- 綠燈思維
- 習慣性自我防衛:觀點、尊嚴可能受到挑戰的時候,我們第一個反應不是思考對方的挑戰和質疑是否合理
- 對多數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種威脅,因為我們害怕別人會發現它的錯誤
- 區分我的觀點/行為
- 真正的尊嚴是發現改進和成長的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 持續提升學習能力
- 有意識的組織與目的化
- 紀錄:聯想、啟發、歸納、演繹的集合
- 如實記錄:發生什麼、如何發生
- 非僅僅自以為是解釋為什麼
- 是主動思考的過程:為挖掘看得見的事情背後看不見的關係
- 視界:時間跨度越長,越可能讓自己看到更深層的規律
- 若看不到事情背後的長期規律,只能對發生的事情本身做出反應,無法顧及更長遠的利益。
- 回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
- 我們的經驗往往是對事件本身的得失層面做出「正確的反應」,而這個決定很可能在更大的層面上是「錯誤的決定」。
- 我們的生活都是由一個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拼接而成。
- 月回顧/年度回顧:新啟發、新方法、新認識、新問題集中彙總起來→提醒定期回顧
- 好了傷疤忘了疼:發現我們過去用過的好方法現在早就忘記了,過去遇到的問題,現在還會換一個分身出現。
- 讀書:別說讀書無用,是你不認真,沒讀好
- 我讀書的目的是:打通知識的阻塞,實現融會貫通。
- 傳統學習:把一本書拆分成了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
- 原始讀書方法:看似節省很多加工和整合的時間和精力,以便能夠讀更多新書卻是買櫝還珠
- 刻意放慢速度,花時間記錄讀書筆記──不僅是摘記名言,而是描述讀書後啟發的內容,這些啟發和我過去那些經驗相關
- 要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主動尋找可能會討論這個問題的文章和書籍,觀察作者用甚麼樣的思路解決問題?這個解決方案背後,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識?還能把這個解決方案的原理,應用在甚麼領域?
- 買/看書的目的:為了更快速地尋找摁題可能的解決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識阻塞。
- 花幾分鐘時間閱讀目錄、前言、結論
- 這本書究竟解決什麼問題
- 思路是什麼
- 我關心的話題它是怎麼解決的
- 深入思考問題的狀態下,能夠在多本書籍之間快速穿梭、尋求解決思路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 以教為學
- 督促自己發現知識阻塞
- 記憶神經鏈:強化記憶和認識的過程
- 增強我們的認識:別人提出疑問、質疑、新想法、交流
- 一定要主動查詢不同觀點和反例:所有觀點都能找到支持他的案例,我們更要關注反對的聲音
- 只有真正知道我們擁有的知識的侷限性所在,才配真正擁有這個知識
- 刻意練習:提升元認知的過程
- 訓練天才真正重要的是一萬小時背後的刻意練習:持續、刻意進行大量精準訓練。
- 關鍵:透過訓練掌握更高級的心理表徵
- 心理表徵的差別: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認知方式
- 最關鍵的不是掌握具體的臨界知識,是改變思考過程─知識管理的核心。
- 元認知:對思考過程的思考
- 我們在元認知上的差別表現為認知效率與認知深度上的差別。
- 相信什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深深影響我們的學習效能
- 想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裡建立競爭優勢,學習和成長的速度就很重要。
- 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
- 把慢功夫花在真問題上:把所有不重要的「假問題」全都拋開
- 找自己不明白但重要的問題閱讀
- 真正阻礙我們的是我們(對放慢速度)的不確定和恐懼。
- 有勇氣慢下來的人很少,反而在快速成長的路上不擁擠。
- 我們所有的觀點、結論,本質上都是一個假設。學習,就是不斷調整改變我們的假設,讓我們在正確的假設下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
- 預見性認知
- 如果一個人具備「預見性認知」的能力,他的優勢就要大得多。
- 大多數人擅長歸納的方法,而不擅長對未來進行預見性認知。
- 培養預見性認知,更重要的是培養提問題的能力:多問為什麼,掌握背後規律,才能形成預見性。
- 過去我們對知識管理的認識,更多是在提高搜索資訊的效率、提升把學到的知識轉變成行動的效率這些層面,卻幾乎沒有關注將知識的根本結構打通。
- 兩個認知習慣阻礙我們獲得預見性認知:應激性反應、單因果思考方式。
- 容易被表象問題限制
- 「窮人的思維頻寬被眼前的危機滿了,他們沒有多餘的空間來考慮長遠。」
- 認知深度
- 跳出問題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
- 深度回答
- 在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抽象定律
- 依託於有實驗驗證或者資料分析支持的言論
- 能更普遍地解決類似問題
- 我們對同一件事情得出假設的品質不同,意味著我們的認知深度差別很大。
- 認知
- 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是我們認為的真實世界。
- 我們成長的過程,便是讓我們的假設更加接近事實的過程
- 別太相信老司機:
- 我們不能僅僅憑藉結果,來判斷之前的決策是好的。
- 歷史也可能會是這樣:採取同樣行為但結果以另一種方式呈現。
- 過去的每件事情的結果,是眾多可能的結果之一。
- 認知失調:認知和行為不一致,往往會扭曲自己的想法使之符合認知
- 斜槓
- 多元經歷如果不能幫助我們提升認知深度,長期來看也是低效的。
- 斜槓是 提升認知深度的結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結果。
- 思考是系統(網路)不是孤立的點:聽過無數大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知識開始成長
- 結構性反應:做選擇時不僅要根據接觸到的現象做出反應,還要思考導致這個現象的系統結構是什麼。
- 系統思考:以終為始地問終點
- 系統化思考:將問題背後的推動因素納入一個整體進行思考
- 單因果思考:對問題本身做出反應
- 複雜世界的簡單規律:複雜的世界是由簡單的基本規律決定
- 複雜系統不是簡單因果關係累加,而是個因素相互影響的動態系統。
- 從複雜系統角度看,因果關係是片面的,因為在一個系統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和其他因素之間有緊密的互動關係。
- 我們所處的世界更像是網路的環狀結構,而非線性的因果結構。環狀結構裡,所有節點的變化都會通過影響其他節點最終影響到自身。因此,一個完整的系統具有動態複雜性的特點。
- 大多數人日常知識和解決問題是依靠直覺、個人經驗、簡單線性思維、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偏好。
- 這個世界是非連續性的,連續性不過是大腦的一個假象
- 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
- 知識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點,而是彼此聯繫、相互接觸,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斷產生新的啟發和認識。
- 我們記住新知識更好的辦法,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記憶宮殿法)
- 將新舊知識建構成知識網路,從不同角度和領域對同一個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加深我們的理解和認識
- 反思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來自於年齡,甚至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經驗總結、反思和昇華的能力。
- 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花時間反思。我們以為知道關於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可能我們最不了解的就是我們自己。
- 放慢思考速度去想事情,似乎很花費時間。但是你不這麼做,未來所浪費的時間恐怕要數倍於此。
- 實質是對假設進行校正:反思能幫助我們找到自己錯誤應用的知識。
- 發現用錯知識的地方、讓已有的知識產生新知識(反思時主動進行知識的聯想與連結)
- 如果只有經驗,沒有反思,經驗可能讓自己在錯誤己設下越走越遠。
- 想讓假設品質提升,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反思。
- 透過聯想和連結,將生活中其他經歷和經驗串聯起來,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過往經歷。
- 記錄自己的情緒和思考的過程:把思考過程,甚至身體反應和當時發生的事情結合起來紀錄。
- 把問題歸因於自己
- 基本歸因謬誤: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歸因於別人,發生在自己身上歸因於外部因素
- 反思日記
- 主動對行為影響進行回饋的工具
- 把反思這偶發的行為變成主動、持續的行為
- 日記中不僅要寫感受,還要把一天遇到的事情進行分類,依照不同分類進行思考。
- 反思日記的進步:側重於描述結果及自己的感想→表現衝突看到背後原因,以及探詢這個過程中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表達。
- 跳躍性假設:人就像答錄機,一按按鈕就播放
- 「不假思索」:沒有透過思考便得出結論。
- 儘管這種結論的得出沒有經過思考(至少沒有結合當下情況),但它的產生一定有所原因。
- 我們都沒有意識到是跳躍性假設幫我們選擇了思考路徑,而缺乏深入思考的過程,又讓我們進一步失去發現新思考方式或解決方法的機會。
- 如果我們一直被跳躍式思考綁架而不自知,就會永遠播放同樣的答錄機。
- 放慢思考速度(提問),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 系統結構決定部分行為
- 回饋機制
- 當資訊的回饋有時滯時,很容易讓系統其他部份產生「沒甚麼問題」的假象。
- 複雜系統的特徵之一便是:違反直覺的
- 最有效的解決方案裡,行動的原因和結果在時空上並非緊密聯繫
- 我們習慣用簡單的因果關係理解世界。當因和果在系統中有延遲之時,我們就很難看到背後的運作規律。
- 臨界知識:突破這臨界值,才能產生驚人的爆炸
- 學習臨界知識的過程,本身就是深度思考的過程
- 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
- 撬動效能的槓桿點:花80%的時間在這20%的關鍵問題上
- 探討
- 問題本質
- 底層規律/方法
- 思考邏輯
- 問題的結構而非資訊的結構
- 掌握臨界知識:真正理解為什麼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影響更有決定性作用,在怎樣的場景裡才能發揮作用
- 用更合理的假設,來替代我們過去相對不合理的假設,從而提高我們的決策品質。
- 要追問問題的過程,而不僅是自己事後解釋為什麼
- 不就事論事,而是嘗試構建一個模型。
- 「拆生活」的能力:從看似普通的生活案例中抽象昇華,提出一個更廣泛的應用假設。
- 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在前期不斷訓練和掌握基本的心態和學習方法,速度就會很慢
- 臨界知識的思想,核心是用更加可靠學科的研究方法、思想和結論來處理沒那麼可靠的領域的問題。
- 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
- 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去閱讀經典書籍,從中尋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識。看似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是否應用了我們已有的規律。
- 進行比較、總結,從事情中總結出新的假設規律,尋找規律的原始出處→更清晰認識可能適用範圍和可能侷限
- 能夠用更加底層、通用的規律解釋,就不用新的假設。
- 沒有解釋的時候,想辦法尋找或自己創造一個。
- 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更有解釋力,這種解釋力往往可以跨領域應用。
- 應用
- 應用規律比總結規律更難:把臨界知識掌握好,有素材練習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利用刻意練習強化訓練。
- 只有抓住問題本質進行練習,才能在相同時間裡比別人成長得更快。
- 界定問題,分析背後的影響結構。
- 專業技術解釋,然後再對專業技術解釋進一步深入分析,聯繫到臨界知識。
- 多角度、全方位深刻理解。
- 問題
- 好的答案來自好的問題:問題不一樣,答案也就不一樣。
- 對問題的解釋三層次:現象解釋、技術規律解釋、通用規律解釋
- 現象解釋:應激性反應
- 技術規律:找到專業領域重要規律
- 底層規律:跨越專業限制,用更基本的知識解釋現象
- 大多數人並不具備用基本的重要規律來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 天賦
- 可能天賦是需要尋找的
- 寫下想做的所有事情,寫下那些曾經讓你投入其中、忘記時間流逝的事情。
- 你自然投入而熟識無睹的事情,不由自主理所當然去做的事情。
- 天賦不是絕對稀有的能力,是相對稀缺的能力。
- 你的優勢就是那些讓你感覺到自己很強大的事
- 「嘗試新領域的各種可能性是發現天賦的一部份。」TED speaker Ken Robinson
- 你是誰?你喜歡什麼?對於這個世界,你最深層的熱愛是什麼?
- 我們應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有自己的熱情和獨立思考。
- 找到自己的熱情和天賦非常重要:「是什麼曾經拯救過你,你最好就用它來更好地拯救這個世界。」
- 能力圈:你必須讓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慾望。
- 由你真正擅長並懂得的知識組成,在這些領域裡,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 跳出舒適圈,是拓展我們能力的過程。但是要讓自己的能力比90%的人都好,才能納入自己的能力圈中。
- 我們的重大決策都應該在我們的能力圈中進行:做狙擊手,而非敢死隊。
- 80%的成功,是由20%的決定引發的。
- 不能界定邊界的能力,稱不上真正的能力。
- 你的本事是不是真的好,一個重要的標準是有沒有人願意為此埋單。
- 複利
- 複利的本質:做事情A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
- 冪律分布的世界哩,如何成為前20%?
- 觸發臨界點:利率和執行次數
- 盡可能提高這件事情的利率
- 加強這件事重複發生的可能性
- 複利效應在前期是很不明顯的
- 可能一個人每天做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突然有一天卻因為一個契機爆紅。
- 這些前期看不到的積累,反而是遇到黑天鵝的關鍵。
- 運氣只能左右黑天鵝事件的遲早,不能左右它是否發生。
- 人際關係
- 拓展人脈的關鍵利率不是發更多名片,而是讓自己變得有價值,讓人們願意把你推薦給別人。
- 找到人脈中心
- 管理資訊獲取的效率,和能力分享的機率。
- 結構洞
- 重複關係/非重複關係
- 弱關係→差異化資訊:和弱關係進行一對一深入交流
- 資訊效率的角度看,你人脈關係中20%的非重複關係人,在獲取資訊方面發揮80%的作用:20%關鍵人脈:和我們擁有差異資源的人脈。
- 資訊和財富一樣,從來不會均勻地傳播。
- 不要把所謂管道當作最重要的資訊,而是要學會利用這個管道,提升整個網路的資訊品質和資訊敏感度。
- 如果你能不斷打造和擁有結構洞,就能極大提高獲取資訊的效率,從而讓自己佔據資訊獲取的優勢。
- 蜂窩理論
- 自我暴露對於我們和別人快速建立信任非常有效
- 即使我們地位比別人低很多,我們能給予別人的東西也比自己意識到的多。
- 理解他人的價值和獨特性
- 主動向別人尋求建議和幫助,既認可了別人的價值,也為自己帶來創造新機會的可能。
- 重複關係/非重複關係
- 主觀機率準確性:資訊品質。
- 掌握的事實與細節越多,主觀機率推測就越準確。
- 決策樹理論
- 外部視角:把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做這個世界中一系列類似問題的其中一個,以此為基礎計算機率。
- 機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動態值:你的極致努力可以變你獲勝的機率。
- 貝葉斯定理:可以先估計一個機率,做這件事情得時候,根據新的資訊和回饋來調整原先的估計。
- 區分觀點(假設)和事實,要觀察真實發生的狀況,而不是聽別人解釋
- 行銷最高境界:行銷你的價值觀
- 從why入手,這一簡單的思考方式能說明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撥開迷霧,直指重點。
- 行銷你的Why,你為什麼存在?
- 你為什麼要行銷?:Not only what, but also 系統+Why?
- 模仿的層次:真正的模仿是理解為什麼,看到模仿的本質,而非表象,這才是後期超越的關鍵
- 與魔鬼共舞: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能採取行動改變多少
- 得在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快速回應:要存活下來就必須採取積極行動
- 如果你在那些規則已經不是用的地方遵守規則的話,你就死定了
- 巨大的成就,絕不是來自簡單的個人努力。你再努力,一天也只有24小時;只有在資源重組的巨大變革中抓住機遇,才能讓形式的浪潮將你推送到成就之巔。
- 你是否能夠存活下來,取決於你是否意識到常規根本不適用
- 位置比努力重要:有時候你成功,不是因為你努力,只是你幸運地處在正確的位置。
- 問題不在於公司沒有意識到世界已經發生變化,而是沒有及時、充分改變行為
- 積極的惰性:很多機會,不是死在你不知道,而是知道得太多卻沒有行動
- 安全空間
- 再穩固的系統,如果沒有預留足夠的安全空間,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 這個看似淺顯的道理,卻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
- 即使我們做對了99%的事情,只要1%的事情搞砸,造成的損失就會放大10000倍,因為在一個系統中,不同的事情對結果的影響是不均衡的。
- 我們往往不願面對獲承認最糟糕的情況會發生。但是,只有為最糟糕的情況提前做打算和準備,才能真正減少和避免最糟的情況發生。
- 在一帆風順的時候進行風險控管,是一件看起來很傻的事情,因為得不到驗證,所以風險控管的價值得不到認可。
- 我們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往往是聽「所有人」的意見,而不是自己獨立思考和分析。
- 建立安全空間,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構建冗餘備份。
- 安全和成本、效率之間往往不可兼得。
- 關鍵節點備份:不備份整個系統,而是備份最關鍵的部分
- 創造優先保證系統核心功能的安全空間,是人們在安全和成本效率之間尋求平衡的通常做法。
- 精簡: 提高成功率
- 大多數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認為自己還不夠忙,可是越忙越容易出錯。
- 不是對系統的結果進行應對,而是直接改變系統的性質
- 把一個要承擔極端嚴重後果的系統,變為一個持續承受小衝擊的系統。
- 黃金思維圈
- 所有的新事情背後都有舊規律,這裡的規律是什麼?
- 擠出效應
- 不追熱點,關注經典:熱點永遠追不完,封口也是給有準備的人,那些都是what層面的表象。你真正的優勢不是去追那些what而是問自己why。
- 二八法則:20%的核心工作,決定80%的業績成果
- 我們過去認為,工作是各個步驟和流程和組合的結果,完成工作就是按品質完成整個流程。
- 任何一個複雜工作,其中每個流程對於最終成果的價值貢獻是不一樣的。
- 提高效率的關鍵,就是找到高產值環節,並集中精力保證它的品質。
相關閱讀
[書] 蓋瑞‧凱勒、傑伊‧巴帕森《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Gary Keller, Jay Papasan《The One Thing》)
[書]烏瑞克‧鮑澤《學得更好》(Ulrich Boser, Learn Better)
[書] 麥斯‧貝澤曼《覺察力》(Max H. Bazerman, 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the Best Leaders See)
6 thoughts on “[書]成甲《精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