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原來幸福人生可以透過練習得到
所謂「生活的藝術」講的其實是實踐美好、幸福人生可用的心理工具,作者提出了以心理學和斯多葛主義為基礎的幾十個原則和工具供讀者練習,解釋、舉例、結論都滿清楚,雖然有少數論點我不完全認同,還是從本書得到了許多思考和啟發。
分享幾個有趣的概念:
🌞美好的人生不是靜止狀態
我們經常有個誤解:美好的人生是種固定狀態。
我們不喜歡「需要調整」這個概念,因為我們傾向把調整的必要性解讀成計畫錯誤,害怕這是件羞恥的事。
然而,世界的複雜和變遷讓出發點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該陷入「完美設定」,要在出發之後持續修正。
🌞能力圈
「能力圈」的概念在成甲的《精準學習》和《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裡面也有提到。
知道能力圈的明確界線非常重要,因為這能幫助我們節省時間,決定拒絕或是接受某些事情更加容易。
巴菲特認為自己不是個天才,只是他總是圍繞在自己有才的點上。因此他建議:不要輕易受跨出能力圈和擴大能力圈的誘惑,應該專注於自己能力圈內的事,而能力圈是由大量的時間和癡迷所建立的。
🌞意見火山
我們常看到很多公眾人物被詢問意見,問的卻可能不是對方能力圈內的問題。世界上有這麼多議題,我們本來就無法期待每個人能完整地瞭解所有問題的脈絡並做出專業合宜的回答,被問到不在自己能力圈內,或自己沒有涉獵的事情時,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誠實說出自己沒有足夠做出回應的能力或是背景知識,其實是理智且負責的。
現今是個意見超載的時代,然而,我們沒必要總是有個意見,這個認知有助於我們內在的平靜。
想形成一個意見的時候,可以空出一段時間,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的思緒。
「越快明白自己並不了解這世界,你就越能好好地了解它。」
🌞期望管理
把自己的期望分類,問問自己是「非得擁有」還是「想要擁有」,非得擁有的越多,我們就越容易變成一個不快樂的人。
若只是想要擁有,就像是斯多葛主義中的「無關緊要的偏好」,希望能有,但明白有時候無法實現,因為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期望的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期望能夠對外發揮的力量非常有限,對內的影響卻十分巨大。
疏於做期望管理,把太多事情當作「非得擁有」,或者期望的對象不正確(期望他人),都容易讓我們離幸福快樂的人生越來越遠。
🌞保持謙卑
這本書有很多部分在討論「謙卑」的概念,雖然我不完全認同作者把自信當成更容易的前提而不斷擴張謙卑這件事(尤其對亞洲人而言),不過作者提到的「不要把自己看太重」,確實能讓我們更容易感到幸福。
這和前面提到的「期望管理」也有點相關,如果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就不會把太多期望當成必需品而不快樂。
另一個應該謙卑的原因是,我們的任何成功當中,「偶然(運氣)」都佔了很大的成分,所以不應該以自己的成功來當作自滿的理由,可以的話,更應該大方將自己部分成功讓給那些相對不幸運的人。
如同作者所述,我們可能很難真的完整描述美好、幸福的人生是怎麼樣,但我們能透過許多的它「不是怎麼樣」,漸漸勾勒出這個出這個概念的輪廓。
將這些工具納入我們的人生作業系統中,願我們都能朝更美好的人生靠近。
❓你也有通往美好人生的心理工具嗎?歡迎和我分享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