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整理/分享, 閱讀、書籍

《複利效應》作法篇:Darren Hardy的「你可以怎麼運用複利效應」彙整

《複利效應(The Compound Effect)》一書中,闡述的道理都很簡單,但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是實踐這些道理的做法。

以下整理了書中六個章節末作者提供的行動指南,這些步驟不難,但是要我們
真正停下來去思考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改善的領域,並且
覺察現狀,對自己的選擇和處境有意識,再
列出針對現況要排除和要追求的行動項目(微小選擇);
消化、視覺化這些內容後,再確實執行,才能真正得到道理帶來的美好果實。

Chapter 1 複利效應實例-你可以這樣運用複利效應

1. 寫下你常常使用的一些藉口,例如:不夠聰明、沒有經驗、家裡環境不好、教育程度不夠等。請下定決心用努力個人發展來戰勝任何人,包括舊的自己。
2. 效法B先生,寫出五、六項看似無足輕重、你能夠天天實踐,可以把你的生活帶往全新、正面方向的微小行動。
3. 別成為C先生,寫出一些看似無足輕重、但可能導致你倍數向下沉淪的微小行動,停止做這些事。
4. 列出你過去最成功的領域、技能或成果。想一下,你是否把它們視為理所當然,並未持續追求進步,很可能陷入自滿的陷阱中,在未來走向失敗?

Chapter 2 選擇-你可以這樣運用複利效應

1. 在你的生活中,什麼領域、人或境況,最令你感到苦惱無力?開始把這些境況中所有令你感激的面相記錄下來,把能夠增加你的感恩之心的每一件事情給寫下來。
2. 想一下,你在目前生活中的哪個領域,並未對自身成敗負起100%的個人責任?寫出你過去曾經把事情搞砸的三項作為;列出三件你該做而未做的事;還有三件曾經發生,但你做出糟糕反應的事。然後,寫出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做的三件事,以便取回人生結果的掌控權
3. 針對你想要改變的生活領域,例如金錢、營養、身材、肯定他人、育兒等,開始追蹤紀錄至少一種行為。

Chapter 3 習慣-你可以這樣運用複利效應

1. 辨識你三個最好的習慣──那些可以支持你最重要目標的習慣;辨識你偏離最重要目標的三個壞習慣。
2. 辨識你必須發展的三個新習慣,以使你步入正軌,邁向你最重要的目標。你可以使用書末附錄的習慣量表。
3. 辨識你的核心動機,發覺能夠激勵你、持續鼓勵你達成重要成果的動機。你可以使用書末附錄的核心價值觀量表。
4. 找到你的力量,訂定簡單、明確、具有說服力,可以打動人的目標。你可以使用書末附錄的表格設定你的三個主要目標。

Chapter 4 動能-你可以這樣運用複利效應

1. 建立你的早晚控管例程,為生活設計出一個可預測、你幾乎一定做得到的世界級例程行事曆
2. 列出三個你不夠持之以恆的生活領域。到目前為主,你的這種欠缺持之以恆,對生活造成了什麼損失?寫一份宣言,宣布你將持之以恆信守新承諾。
3. 在「每週節律紀錄量表」上,寫下至少六項和你的新目標有關的重要行為。這些行為應該能夠幫助你建立節律,最終創造動能,迎來大魔。

Chapter 5 影響力-你可以這樣運用複利效應

1. 了解哪些媒體和資訊輸入,對你的生活造成影響。決定你必須不讓那些東西注入,以保護你的杯子(頭腦),以及如何經常性地運用正面、積極、樂觀、激勵人心的事物,來沖洗你的杯子。你可以使用書末附錄的輸入影響力量表。
2. 評估你現在的人際交往對象,你可能需要限制和誰往來?可能必須和誰脫離關係?想一下,你將如何與某些人擴大交往?你可以使用書末附錄的人際關係評估量表。
3. 幫自己找為巔峰表現夥伴,決定你們在何時、如何定期向彼此當責什麼,以及你期望對方在你們每次談話中提供什麼見解。
4. 找出三個你最想要改進的生活領域,針對每個領域,找一位導師幫你。你的導師可能是在你想要改進的這個領域中卓有成就的人,你想和他們進行簡短交談;或者,他們可能是聲譽卓卓的專家,已經把點子和想法寫成書或錄製成音頻。

Chapter 6 加速-你可以這樣運用複利效應

1. 你何時會碰上你的關鍵時刻(例如,打電話給潛在客戶、運動,和另一半或孩子溝通時)?辨識這些關鍵時刻,好讓你知道何時要努力撐過去,才能夠獲得新的成長,也知道你在哪些地方可以有別於其他人和以往的自己。
2. 找出三個你能夠付出額外努力的生活領域(例如,重訓的重複次數、電訪、肯定他人、表達感謝等。)
3. 找出三個你能夠超越期望的生活領域。你可以在何處、如何創造令人讚嘆的驚喜時刻?
4. 找出三種方法你可以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哪些地方你可以讓自己有別於一般、普通或平均期望值?

以上內容摘自《複利效應(The Compound Effect)》

boba-icon
請我喝珍奶!
 
哈囉,我是StayC。
我喜歡閱讀與觀察,接收生活中的一些刺激,並把這些刺激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透過上方的「請我喝珍奶」連結小額贊助我,繼續支持我創作;
但請量力而為,別因此感到有壓力。
 
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能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