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反思:透過寫作梳理因果與關聯──讀寫短素材的可能影響
雖然已經持續在Instagram上整理閱讀的內容一段時間,但那些內容畢竟比較偏向閱讀分享和要點式的整理,就連內文文字也能列點說明。
列點除了對寫作的人而言方便之外,對閱讀者也是很清楚的整理方式,可以過濾掉一些潤飾和起承轉合,直接關注「重點」。
在快速閱讀(容易只看重點)和要點式整理之後,我發現如果要完成一篇完整的敘述式文章,我可以快速寫下腦子裡還記得的概念形成草稿;針對特定的概念之間具體有什麼樣的關係和連結,卻不見得能說得清楚。
現代人的閱讀素材當中,有越來越多碎片式的閱讀,從Facebook的短小po文,到Instagram的infographic(資訊圖表)和圖文分享,都讓人「感覺」更快掌握重點。
只是我也不免懷疑,當我們只看短小po文、看重點的同時,會不會就像看了很多新聞標題一樣,知道大概,卻不清楚詳情。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當然不需要把每個主題、每篇文章或每本書都詳細閱讀、瞭解個透徹。
然而,讀了標題或是「重點」就覺得自己掌握了關鍵卻是另一回事。先不論現在有多少「標題殺人」的情形,中性的陳述也可能讓人透過一些「重點」就腦補其他細節,甚至大肆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自己「推論」產生的想法深信不疑。這些現象都可能造成我們提出來的想法沒有實際基礎,如果連產生想法的前提都站不住腳,衍生的批判和建議可能就更難有根據或說服力。
最近發現自己想要針對一些內容發表看法的時候,很容易在閱讀或觀看、聆聽素材時覺得很有道理和邏輯,要理出連貫的想法時又發現沒辦法說服自己。
有時候是因為在素材輸入時,我沒有充分地理解和通透內容之間的關聯;有些時候則是因為素材本身沒有提供有力或很有邏輯的敘述方式(或者我沒看出來),讓我吸收了大重點,卻沒辦法把這些大重點全放到一個完整的理解架構當中。
大方向、因果與簡單的脈絡,在整理要點或畫心智圖的時候大概就能夠疏通;一些細節的承接與轉折,和有條理地闡述與說明,若沒有透過實際寫作與「思考寫作」,可能便難以領會其中邏輯。
我想,這大概也是大部分學校在研究生畢業前,需要研究生寫論文,且論文不能僅是要點式整理,而必須包含敘述內容的原因吧。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