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過去的自己:整理自己筆記、閱讀自己文字有感
猶豫了一下標題到底該用「發現過去的自己」還是「找回過去的自己」,想想還是決定用「發現」;因為並不是刻意尋找,而是無意間有了這樣的感受,心情是驚訝、是雀躍的,像是認識了另一個自己。
這幾天剛好有些空檔,想整理一下之前閱讀的書單,把之前放在Airtable上的讀書紀錄複製到Notion裡。
搬運紀錄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事情,也產生了一些想法:
- 有些時候讀了特別多書。當時或許沒有特別有空,卻特別想要把時間拿來多閱讀。
激勵、提醒自己現在有更多固定的自由時間,應該做更好的利用。 (但也不見得所有時間都拿來閱讀就是好,因為某年過年的時候也卯起來讀,讓我媽覺得我六親不認XD)
- 有段時間工作時間異常,工作之餘也沒太多心力整理、寫作,但是維持著緩緩閱讀的習慣,所以紀錄上有些看過卻沒留下任何心得的書。
覺得很可惜,應該利用最有印象的時候留下一些未來的自己可以參考的內容。
但我告訴自己也不用覺得太遺憾,畢竟讀過的書還能重讀,在閱讀經驗增加以後,更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閱讀,再幫自己留下一點紀錄。
特別想提醒自己的可能就是:至少要幫書打分數(給星星)。
有陣子很認真打分數,後來好像是一直抓不到自己的給分標準,就放棄到現在;但是最近發現,當我什麼心得都沒寫的時候,這些星等可以拿來當作我要不要重讀(或者重讀優先順序)的判斷依據。
- 有些書我根本忘記自己曾經看過,更別說是內容(能想起主軸就算好了)。
來呼應一下最近做的速讀練習: 當時一天看完一本書就算快了,根本沒想過花30分鐘或者1小時快速讀完整本書;多的是花好幾天、好幾週、甚至幾個月才一字一句看完的書,結果呢?甚至連自己看過都忘記!
花了那麼多時間仔細閱讀,我還是可能0.1%的內容都不記得,甚至喜不喜歡這本書都不記得,事實證明我可以更大膽嘗試各種閱讀方式了,反正最差的狀況不過如此 😭
過去的好習慣
Airtable的讀書記錄表格裡面,有一欄是我想拿來隨手記錄的,看完就算沒有很多時間可以寫完整心得,也能留下一兩句話,或者一小段文字,寫這本書在講什麼,或是寫點自己的感想。
現在的Notion也還是有這一欄,但是名稱被我取為「summary」,反而沒整理過的東西都不敢寫在那裡,因此那欄還不曾出現任何一個字。(還好每本書都有個頁面可以讓我隨手亂寫,就算零碎也不影響表格美觀)
過去一些小小的好習慣,因為不明原因不再持續,意識到的時候覺得有點可惜。
偶而,也可以向過去的自己學習。
過去的想法、感受
有次因緣際會和一位自媒體前輩在路上聊了幾句,對方聽到我有在寫部落格,跟我說:「妳不是真的想寫部落格,妳只是因為大家都在做這件事才想做。」
但我告訴她不是的,完全不是的。
先撇開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能不能、該不該跟著做不說,我寫部落格絕對不是因為大家都在寫。
真要說跟風的話,大概十幾年前、國中時代的我寫部落格確實是跟風。
當時流行無名小站,我在上面大概發了無數言不由衷、為賦新辭強說愁的中二文;稍微認真想寫點東西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之後,我把陣地轉移到痞客邦。
我在無名小站的一切沒有靈魂,所以當初無名小站宣布要撤站,提供時間讓大家備份的時候,我毫無懸念讓我無腦的青春跟著無名小站一起被埋葬。不留戀。
後來寫的東西可就沒辦法那麼瀟灑了,就算我寫的文章人氣不高、沒有很多人要看,若干年後,還是有個人會回顧這些內容──我自己。
說起來很矯情,但我真的常常在回頭看自己心得的時候感動到不行,因為那些都是我內心很真實的感受。
每次看完這些文章,我都覺得:真的幸好我寫下來了!
要重看一部劇或一本書可能要花很多的時間,要重看一齣已經不演的舞台劇更是緣木求魚,幸好我用文字把自己的感覺化成不同的樣貌,讓自己可以相對容易地重新體會到自己當初的感受和震撼。
如果這些文字、這些分享能夠感動或者影響其他人,我會覺得非常感謝也非常幸運;但是就算沒有,我也永遠會當自己的作者和讀者,因為這些經驗和體會對我來說真的太珍貴、太珍貴了。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