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姿《羞辱創傷》:被羞辱後,我們沒有能力喜歡自己,更無法好好做自己
周慕姿心理師最新療癒力作《羞辱創傷》,帶我們看見羞辱在我們身上造成的傷,走入這本書的諮商歷程。
她的作品之所以療癒,是因為她從你我的傷痛日常中發現了模式(pattern),從生活情境中剖析這些模式發生的緣由,把我們無以名狀的痛苦與悲傷,用簡單易懂的說明方式具體地攤在眼前,讓我們得以梳理這些感受,重新擁抱自己。
把這些傷痛發生的原因寫出來,不是為了批評或究責,只是透過瞭解這些感受的來源,我們才更能看見它們發生的脈絡,從而理解自己、理解別人,進而嘗試和自己對話、與自己和解,做出調整。
有人點出這些模式與脈絡非常珍貴,畢竟,療癒的起點始於覺察與看見。
而這樣結構性的問題,單靠個案諮商是不夠的,因此周慕姿心理師把這種社會共同造成的現象寫下來,讓大眾認識與理解,也是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的方式。
書名:羞辱創傷
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寶瓶文化
有羞辱創傷的我們,為什麼沒辦法好好做自己?
羞恥的感覺如果不是來自一個行為,而是來自「我是我」本身,表示我們已經內化了這種羞恥,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自我認同;因為做自己表示展現自己真實的樣貌,我們害怕呈現真實的自己會被拋棄、得不到愛,只能帶著面具,努力扮演「有用」的角色。
羞辱的權力結構──受過羞辱的我們,抓交替似地去羞辱別人
在被羞辱的關係中,羞辱的行為通常是有目的的,例如:控制、展現權威、使自己感覺良好,這些弱小、容易控制、又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對象,常是自己的孩子,或生活中其他權力位階較低的人。
被羞辱的我們覺得自己因為脆弱所以被懲罰、不被好好對待是應該的,因此看到比我們更脆弱的人,我們便想施加這種羞辱在對方身上,想藉此知道自己是有力量的,也藉此說服自己這個羞辱的邏輯是正確的。
當我們過去經常在某方面被羞辱,受了傷,努力改變之後,也容易回頭去羞辱那些和當初我們一樣的人;我們實際厭惡的卻不是他們,而是那個被認為不夠好的自己。
「為你好」的羞辱最不容易被察覺
很多父母和老師,會告訴自己「我懲罰他是為了他好」。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無法承受的痛苦根本無法使人更好,甚至帶來恐懼,沒有人需要受到這種對待。
「比較」也是帶來羞恥感的一大來源,問題是:跟誰比?比哪些?
永遠都有看起來表現更好的人,更何況能比較的面向那麼多,怎麼比得完?
有多少人帶著這種「我的標準才是正確、最好」的權威態度,讓我們以為做錯事被羞辱、被傷害是很正常的事?只因為「我們之前也是這樣過來的」,還有「大家都是這樣做」,所以我們忽略了這些個體的感受。
我們愛著傷害自己的人:主要照顧者的羞辱
許多帶有羞辱創傷的人,都是從小長期被主要照顧者羞辱。
主要照顧者是我們尋求安全感的來源,當我們受到羞辱而受傷,會傾向怪罪自己,而不是怪罪父母,因為,如果連父母都是錯的、是我們沒辦法相信的人,那我們還能相信誰呢?所以,我們告訴自己:都是我不好,才會被罵、被羞辱、被懲罰,這樣才能繼續相信照顧者。
那麼,我該怎麼樣才能被接受、不被拋棄,得以生存呢?
既然我原本的樣子是不好、是被責怪的,我就努力讓自己變成別人喜歡的模樣;把真實的自己藏好,才不會哪天被發現了,就失去別人對我的愛。
有些人努力是為了得到愛,有些人努力只是為了讓自己足以不被針對、不被辱罵,相信只要自己表現不會差到引起別人注目,自己就安全、不會被傷害了。
以他人的感受為中心,害怕面對自己情緒與感受──不懂愛,也不懂被愛
羞辱者是在權力結構中的上位者,他們展現自己的情緒與喜好,以此為根據去羞辱與傷害其他人;這些被傷害的人,自然認為只有那些「我希望能接受我、肯定我的人」的情緒與感受是重要的,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是不重要的,不應該表現出來。
於是,從小被羞辱與傷害的個體,從來沒有學會瞭解與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急著瞭解別人的需求,卻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因為真實的自己是可恥的、不被接納的,最好不要被發現。
他們希望觀察別人的需求、討好別人,藉此獲得別人的喜愛,因為他們深信:自己如果不這麼做,就沒有人會愛自己──沒有用的人,怎麼會值得被愛呢?
他們討好的過程中,真的成功吸引了某些人對自己好的話,就更確信這個方向是對的,也就更害怕自己如果沒有努力去博得別人的好感、去當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就不會有人愛自己了。
努力變得更好,只是為了隱藏不夠好的自己;因為,他們沒體會過、也無法相信「無條件的愛」;用力去對別人好,只是為了讓對方不拋棄自己,沒有從中獲得愛人與對別人好的滿足感。
他們認為真實的自己是羞恥的,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是不重要的,因為、也因此,他們不懂得被愛,也不懂得愛人。
他們的情緒總是被忽略或隔絕,於是需要有出口的時候,可能是用傳遞羞辱的方式,或者轉移注意力,投入其他事物中(狂吃、酗酒,或者常被以為是正面表現的:瘋狂工作);害怕面對情緒的結果,是沒有辦法自處,也沒辦法與人產生深刻的連結。
甚至,在看到別人表達某些情緒與感受的時候會覺得生氣:(我明明更辛苦、更難受,卻什麼都沒說;)他有什麼資格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別人看見?
本來想多寫一段「該怎麼做才能療癒羞辱創傷」,但我認為,真正需要走過這個療癒的過程的人,不該只是看重點整理和改寫;如果前面的內容讓你發現你可能有羞辱創傷,《羞辱創傷》這本書太值得從頭到尾看過,當作一趟療癒之旅了。
(書中心理師也有提到,如果你的創傷太深刻,可能沒有辦法透過閱讀自行療癒,或者療癒的過程太痛苦,還是建議向諮商心理師求助,得到更適切的支援喔!)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