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心理師的內心OS與秘辛
書名:也許你該找人聊聊(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作者:Lori Gottlieb
出版社:行路
本來以為是一本偏雞湯的書,所以一直沒有積極找來看,開始翻閱之後才發現跟想像不同。
如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幫我解除了和心理師的談話總是很溫柔的印象,《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對我來說是更真實的心理師生活,道出了心理師的OS、困境、私下生活等秘辛,甚至有心理師去做心理諮詢的過程和身處其中的感受。
這兩本書同樣強調的是個案本身要負起責任。心理師便是幫助他們找到力量,讓他們往後有能力獨立面對生活的推手。
我們都有盲點
心理師也有自己的問題與盲點。
我們常常很難完全看清自己的問題,或對自己完全誠實,所以遇到問題時癥結可能被蒙蔽,讓我們沒有意識到真正的課題。
「心理師去看心理師」的經驗分享,讓我們知道並非我們特別軟弱或無能,而是人可能都有難以自己處理的問題,和需要他人協助的時候。
最親近的陌生人
我曾經以為心理師工作上常與人深度交流,因此是容易和客戶成為朋友的職業。
Lori的敘述讓我發現這和事實相去甚遠,因為心理師基於職業考量,基本上不會在診間以外的地方和個案有交集。即使真的巧遇,也會盡量迴避,裝作不認識或者隱瞞彼此的關係。
真要找諮商師的時候,通常也會找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人,或許更沒有成見,也更能夠以單純的諮詢關係面對彼此,更容易敞開心房。
諮商也不是永無止境的,雖說一個階段結束後,還有可能會再重啟諮商,但是最終目標都是讓個案能在沒有諮商師的幫助之下獨立面對人生。
成功達到目標之際,幾乎等同兩人關係的結束。
認識深而不廣
Lori另外提到了一個有趣的點:心理師認識個案的方式,雖深卻不廣,因為他們主要是透過個案的單方陳述來理解對方。
然而,心理師不應該因此私自去猜測個案所說的內容有偏頗或者不真實,反而要把個案的敘述當成對話的基礎。
當初如果做了那個決定,現在的我會更…
書中有個部分很大程度鬆綁了我心中的一大石頭。
我們可能都多少曾經有過「也許」會讓我們變得很不一樣、或者大幅度邁向理想模樣的機會。
對Lori而言,是數年前受邀寫作的教養書。
這麼多年來,她大概多次想到如果自己把握了那個機會,現在財務方面就能過得更輕鬆愜意。
諷刺的是,類似的機會明明正在她手上——一本談快樂的書,卻讓她苦不堪言;不但沒有熱忱,還總是想找辦法逃避與拖延。
把這件事情攤開來討論才發現,不管這是一個如何有前景的機會,如果不是當下真心想做的,都可能讓自己卡在泥沼中,進退兩難。
她當初婉拒了自己不苟同的過度教養書,雖然沒有為她帶來財務上的自由,卻可能幫她保住了其他形式(時間、精神、心靈)的自由。
如果當初接受了邀約,會不會如同後來的她,便以其他更痛苦的形式被束縛?
歡迎蒞臨荷蘭
承前段,用這個道理簡單到不行的故事來作結。
我們當然毋須無限醜化沒做的選擇,但是腦袋和眼光也不必活在自己沒選的那條路上。
本來想去義大利的我們,如果因緣際會來到荷蘭,就好好享受荷蘭的美景與體驗吧❤️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