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童凡想]關於回答這件事
開始做free talk之後,和小孩互動比以往多了許多;
問答時,孩子不是每次都確定自己的答案,這是很自然的事。
(尤其有時候題目出得連我們都覺得怪)
這兩種孩子特別讓我覺得有趣:
一種是我問了問題,他其實不知道怎麼回答,但是嘰哩呱啦講個不停,用一些空話來填補空白,例如「嗯…(well…)」「我覺得…(I think that…)」「我不太確定怎麼說(I’m not sure how to say)」,講完空話也沒講出個所以然,就若無其事結束了回答。
另一種是心裡有答案,但是不太確定會不會回答錯(尤其是我聽不清,請他們重述的時候),他們小小聲地說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後就沒有勇氣再說第二遍,寧可直接說「我不知道(I don’t know)」,我有時候會鼓勵他們再說一次,正面肯定他們明明知道答案,再試著回答一次,通常得到的答案都很合理,足見他們只是缺乏相信自己的勇氣。
後來想想,其實生活中、媒體上也不難見到這兩類人。
有種人在面對別人問題,或是有明確目的的會議時,滔滔不絕講了一堆,乍看之下口若懸河,實際上根本沒講到別人要聽的重點。有講到重點只是廢話很多的話也就算了,什麼都沒說,只有一堆空話,擺明就是讓人聽了半天只有一場空。
有種人其實有想法,卻經常不好意思表達,有時可能需要人適時引導或是主動徵詢他們的意見。內斂不見得不好,卻容易讓自己失去機會,所以只要孩子們願意開口,我都希望他們有機會感受到嘗試表達能為他們帶來的正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