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我為什麼不會生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大綱

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如同陪伴著個案蛤蟆,親自參與了一場心理諮商的療程。

故事講述蛤蟆的朋友發現蛤蟆有天陷入了憂鬱,於是幫他找了位心理師蒼鷺,帶領他進入諮商療程。過程中,蛤蟆有時候會迷惘、會不安,也會對蒼鷺生氣,但是又對蒼鷺的話感到好奇,覺得他雖然不是直接給自己答案,和他談話又似乎對自己有幫助。

蒼鷺帶蛤蟆認識三種「自我狀態」,提升對自己與他人的覺察力,讓自己可以暫時跳脫出現狀,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情緒和反應,進一步做出調整。

立即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書名:蛤蟆去看心理師(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作者:Robert de Board

出版社:三采文化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適合誰閱讀?

  • 好奇諮商過程可能是什麼樣子的人
  • 不瞭解自己情緒但想開始瞭解的人
  • 對瞭解自己蠢蠢欲動但還沒準備好與專業人士深入對話的人
  • 想學習諮商中「人際溝通分析學派(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人(自我狀態、心理地位)

立即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顛覆我想法的地方

很多個案可能會期待諮商是一個「得到答案」的過程,但看來比起「給答案」,諮商師更傾向於「問問題」。因為諮商師不會比我們更懂自己曾經經歷了什麼,只能透過提問,引導我們去思考、發現與體悟,在和諮商師對話的過程中更瞭解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我曾經幻想諮商師在做心理諮商時總要給人溫柔的感覺,或者要接納和包容個案的感受、不批判、給他們安全感等等。

閱讀這本書,發現裡面的諮商方式不全然是「要讓你好過一點」,而是希望個案透過主動參與的方式,在諮商過程中學習與成長,使自己更瞭解自己的狀態,更有覺察力,更懂得未來遇到問題的時候該怎麼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與前進。

真正獲得改變的力量,也實際做出改變,我們才會真的比較好過。

在阻礙中看到改變

故事中我很喜歡的一個設定是「老獾」這個角色的存在。

他不討喜、強勢,大概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不怎麼喜歡的性格類型;我喜歡這個設定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有這樣的人存在,這也是我們產生許多負面情緒而難以掙脫的主要原因之一。

藉由老獾這個角色,讓我們看到蛤蟆在這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心裡如何很誠實地出現原始的想法,但是覺察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後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來面對。可能沒有辦法一下子就得到完整的勇氣(直接當面跟老獾說),卻也用自己舒服的幅度做出一些改變(寫信)。

諮商有用的前提

願意負責、願意改變

蛤蟆是由朋友推薦到心理師蒼鷺那裡去做諮商的,但是蒼鷺不希望已經是成人的蛤蟆抱著這種「別人叫我來我才來」的心態做諮商,因此在最開始就建立他的責任感,提醒蛤蟆這個療程有賴他們兩人共同面對與合作。

這過程中,蛤蟆不斷提問的時候,蒼鷺通常不會直接回答他,而是把球拋回去給他,問他自己的感受、要他自己思考;因為他知道,我們只想拋出問題,通常是懶得思考,或者不想承擔答案錯誤的後果,好像從別人那裡得到了答案,有任何差池只要怪罪他們就好,畢竟選擇責備他人比較輕鬆。

然而,關於人生,沒有人能夠給誰絕對的答案,做了選擇之後,要去承受與面對後果的,永遠都是我們自己;建立對自己生命的責任感,才會是這麼重要的課題。當我們認清這個事實,才會去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試著握有人生的一點掌控權。

願意思考、願意感覺、願意敞開心房,相信心理師

起初被心理師問:「你感覺如何?」的蛤蟆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感覺,可能甚至不確定自己有什麼樣的感覺。

隨著和心理師對話的進行,蛤蟆被迫去思考、體會與正視自己的感覺。

這過程有時候使他豁然開朗,卻不總是如此,我想這正是心理師需要和個案在開頭達成共識的理由,因為即使個案自願參與這個療程,還是經常會遇到他們不想面對自己真實感受的情形,更別說是被別人要求來做這樣的諮商了。

一個提問,可能讓我們發現生活中許多小題大作的事情,因而延伸出許多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中的學習和領會,也能擴及我們整個人生。

要對心理師(或對任何人)敞開心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的揭露的想法和現實不見得是自己喜歡的樣子,深入思考自己的行為、剖析自己的心理,可能看到自己覺得難堪的一面(還要跟對方共享),自然會直覺把門關起來。

但是當我們深入自己最不想面對的部分,往往能夠得到最多的成長。

構成人格結構的三種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

幼年時期,我們的許多行為和思考模式都是為了配合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顧者)對我們的反應發展而來的。我們還沒辦法用理性思考的時候,只能憑藉這些經驗來學習生存策略,形塑我們的人格,決定怎麼面對父母和其他人。

自然型兒童(自由型兒童)(Natural Child; Free Child)

我們天生就有些基本情緒,例如:快樂、憤怒、悲傷、恐懼,這些情緒會構成「自然型兒童」。

適應型兒童(Adapted Child)

我們還還是孩子的時候,幾乎需要完全依靠父母生活,沒有自己的力量。當父母的情緒或行為對我們產生了威脅,我們會自己找出可以生存的應對方法,產生順從的行為,例如:附和、取悅、道歉、依賴來保護自己。

我們仍然有自己的情緒,但為了符合生存策略,我們會用較能免於直接傷害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用鬧彆扭和嘔氣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這種習得的「順從」可能使人把依賴當成生活(或生存)的方式,不隨著年紀增長減少依賴,就像一輩子都長不大的小孩。

註:不確定是不是有其他非屬「順從的行為」的適應方法,暫時沒想到。

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

我們從父母那裡學到價值觀和道德觀,以及人生各種好壞、對錯的標準。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時,我們的行為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就像是套上父母的價值濾鏡來審視別人,我們會循著父母的標準批評或者教育別人,讓別人接受我們的想法。

挑剔型父母(Critical Parents):批評、憤怒、嚴厲

處在「挑剔型父母狀態」的人容易憤怒,好批評且對人嚴厲。我們挑剔的對象不見得是別人,也可能是自己。

養育型父母(Nurture Parents)

本書較未提及,當我們處於養育型父母狀態時傾向照顧別人。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指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也是我們唯一可以更認識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狀態。兒童自我狀態中的我們不斷重現與體驗過去的情緒,成人自我狀態的我們想說教,這兩種狀態通常都無法讓我們傾聽與恰當地思考。

處於成人自我狀態的我們不是仰賴過去的情緒經驗,按照自然反應表現,而是要像成人一樣思考,進而有理性決策後的行動。

當我們不一味陷入情緒,開始有能力去看到自己的人生軌跡,找到各種事件之間的關聯,也能夠客觀地去看待這些事情,並開始瞭解這些事情發生的原因、方式和影響,我們便能從中學習。

四種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

我認為自己怎麼樣?我是好的嗎?

我認為別人怎麼樣?他們是好的嗎?

這四個問題可以形成四種組合的答案: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

童年的我們決定抱持哪種態度來看自己、看這個世界,就很容易一直維持著這個信念,不容易動搖。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經常會形成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先有這樣的想法,根據這個想法玩各種心理遊戲;我們的想法本身影響了我們的行為,造成的結果自然容易和我們的想法一致。

自我實現預言導致我們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了何種態度,就幾乎會一輩子堅持這樣的態度。

「你好,我也好」也是能夠形成自我實現預言的。這個心理地位是動態而非靜止的狀態,當我們認為自己好,也相信別人好,需要透過行為與態度來展現,才能夠維持。

為什麼要認識這些觀念?

諮商的過程中,蛤蟆有時候很不爽也很委屈,因為他覺得蒼鷺問他很多問題是為了逼他承認錯誤,搞得他很窘迫。

(這種心情我完全理解,就算不是做諮商,有些人問話的方式也會是這樣很明顯地在引導,我常會覺得有點不舒服。)

然而,學習這些觀念與辨識這些狀態並不是為了要貼標籤或指責,而是讓我們可以更清楚自己行為的來源,也知道這些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從而看到改變的可能。

諮商過程中不講對錯、不道德論斷,但是我們可以探討身處的狀態或模式對我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如果這些影響並不是我們樂見的,或許就是個改變的契機。

諮商是雙向的學習

除了療程的最後,蒼鷺明白地對蛤蟆說「諮商永遠都是雙向的學習」之外,從他跟蛤蟆對話的過程,我們也能看到諮商師並不完美──他也可能給個案帶來不舒服的感受(不是個案成長必須經歷的那種),也可能在一場面談後,不確定自己做得是不是恰如其分,引導太多或太少可能都會自我懷疑。

每一次的諮商療程都是雙方努力完成的吧,不管是諮商師或是個案,都在每一次的談話中得到新的啟發,刺激彼此學習與成長。很喜歡不被「完美化」、而是呈現真實的作品。

立即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boba-icon
請我喝珍奶!
 
哈囉,我是StayC。
我喜歡閱讀與觀察,接收生活中的一些刺激,並把這些刺激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透過上方的「請我喝珍奶」連結小額贊助我,繼續支持我創作;
但請量力而為,別因此感到有壓力。
 
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能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