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不幫孩子創造快樂的美語/英文環境?買英文教材就有英文奇才?(0~3歲嬰幼兒)
來來回回在文教產業沾了幾年的醬油,對於孩子的教育經常有感觸。家長教育孩子各有風格,有些讓人不敢恭維,有些又讓人覺得非常感動,也很期待孩子未來的模樣。
在我就學期間,英文好還算是個優勢;隨著國人對美語重視程度提升,還有雙語教育普及,英文好已經漸漸稱不上優勢,英文不好(或不夠好)卻會成為劣勢。
關於語言學習,這個世代已經知道「填鴨式教育」容易讓孩子只會考試,無法真正懂得如何使用一個語言(也是新世代更重視的價值);也知道所謂學語言不單是一直背單字、背文法就可成就的,愈來愈多人知道「環境」對孩子的重要,但環境該如何創造及養成?
很多父母本身英文能力不足,沒辦法想和孩子說英文就說英文,又覺得孩子去補習班不過是一週中的幾個小時,不足以對孩子產生足以稱為「環境」的影響;又或者孩子還在學齡前,仍不適合補習上課的時候,父母就想幫孩子營造語言學習的環境。教材成為非常多家長的選擇。
但是很多家長買教材買得很後悔,或覺得不值得;究竟是教材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
相信對大部分小資或中產的父母而言,購買一整套教材是一個很重大的決定,因為大部分一系列的教材都不便宜,很多家長必須透過分期的方式購買讓孩子學習的機會,每個月數千元,分期繳費期間短則兩三年、長則五六年,不亞於長期補習的費用,所以我非常尊敬每一位願意努力擠出金流培養孩子的家長。
究竟孩子透過教材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的表現和家長的表現卻不總盡如人意。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教材的好處1. 隨時可以學習
不管分幾期付款,大部分成套的教材在訂購成功後就會一次性把教材寄到家中。無論影音還是書籍,想看想聽想玩的時候只要拿出來就可以使用,而且想用多久就用多久;學過的內容,未來想複習也可以隨時拿出來回顧,不用擔心因為時間久了記憶就模糊了,透過重複讓學習更紮實。
教材的好處2. 可以自己安排進度
在補習班,老師有上課進度的壓力,雖然讓課堂有一定的效率,卻也讓學習特別快或特別慢的學生難以按照適合自己的進度學習。遇到學習能力和平均落差較大的學生,補習班和家長的處理方式很關鍵,萬一補習班做了對孩子無益的處理,家長又不懂其利弊,很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效和意願。教材便是能自己調整腳步和進度的學習工具之一。
教材的好處3. 多人學習統一費用
和上補習班非常不同的一點是,補習班是一個小孩一份學費,兩個小孩兩份學費,萬一媽媽比較多產,公平起見就需要花很多孩子的補習費用。教材是所有孩子可以一起使用的工具,所以通常孩子越多的媽媽會覺得越划算;畢竟越多人學,平均下來一個人的學習成本越低,可以哥哥姊姊傳弟弟妹妹,也可以大家同期一起使用。連英文基礎不好的父母都可以和孩子一起透過教材學習,不加任何費用。
教材什麼時候沒辦法發揮作用?
1. 家長不陪伴,只要求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為孩子花錢就是對孩子負責,卻不知道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陪伴能扮演多重要、多關鍵的角色。有些家長忙,把教材丟給孩子,或是把教材和孩子丟給不知所措的家人(比如孩子的阿公阿嬤),根本搞不清楚孩子的學習狀況,一段時間過去了,才抱怨教材沒有發生作用。
有些家長自己英文不好、害怕英文,所以看到英文教材自己也不想學,一個勁丟給孩子、要孩子學。孩子本身如果有興趣、或願意乖乖學也罷,孩子如果沒有主動的學習意願,父母又不陪伴,怎麼期待孩子自己勤奮地把英文學好?「你把英文學好,以後帶我們出國玩。」這句話在本來就想學英文的孩子耳中可能引起成就感和學習欲望,在本來不想學英文(對出國也還沒什麼憧憬)的孩子聽來,難道不會懷疑:「爸媽也不會,我為什麼要會?」嗎?
而身為成人的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如果真的那麼希望孩子把這項技能學好,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學?如果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惡夢、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為什麼是把孩子丟到困難的處境當中,而不是陪他們一起面對困難、解決難題?
2. 孩子表現不好用罵的、用逼的
我絕對不是說逼孩子他們就一定學不好,也不是什麼教育專家,想教父母如何教育小孩;但是工作過程中,接觸到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成效低落或是(面對英文)學習態度不佳的時候,只想強迫他們,卻從未真正瞭解他們抗拒的原因,除了錯失瞭解孩子為什麼表現不好的機會之外,更容易造成反效果,因為小孩未來學習的時候連結到的都是負面的情緒記憶,大概更難敞開心房了。
3. 揠苗助長
家長除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外,也經常因為自己的期待而高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對孩子有信心很好,不過對孩子太有信心很容易造成家長在選擇學習、教育策略上的失誤。無論是補習的時候孩子程度未跟上腳步、達到晉升下一級的標準,還是練習教材的時候孩子沒辦法做好某個程度的教材練習,我認為忽略問題直接前進或是單純地重複孩子不懂的內容(沒有進一步釐清更基礎的東西)並不是個好方法。
如果孩子還沒弄懂、弄熟更基礎的內容,應該讓孩子先從他較熟悉、有把握的內容出發,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學習意願之後再繼續往前邁進(最適合學習的程度應是比既有程度難一點點,稍微有挑戰性)。有時家長躁進,不停把孩子往前推,反而造成孩子對學習的恐懼和反感,學習成效沒有長進,學習意願更是往後退。
除了三個我經常看到的跌倒教育之外,還有一個我一直想和父母們溝通的觀念。
有些家長會說:「我只想要我的孩子平安、健康、快樂。」可能是小時候不善於唸書,卻被家長逼著讀書、讀得很痛苦,所以不想把這樣的痛苦施加在小孩身上。出發點固然良善,但對孩子真的是正面的影響嗎?不幫孩子找學習資源,是因為你真的只想要孩子快樂嗎?
如果是的話,或許我們能試想,「孩子不學就不要逼他」這樣的教育能讓孩子快樂多久?學齡前不學習,幼兒園可能不見得有什麼壓力;幼兒園不學習,小學會不會有些壓力?小學不學習,中學會不會有壓力?中學不學習,高中會不會很有壓力?我們認為的「孩子的快樂」真的是「孩子的快樂」嗎?
當然,我們無須逼迫孩子學習,給孩子學習的機會卻是不可少的。如果不給他機會接觸,你怎麼知道他跟你一樣討厭英文?如果不給他機會學習,你怎麼有機會知道他或許能學得快樂、學得好?
或許我們該做的不是自以為是地定義與限縮孩子的學習,而是尋找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哪裡,並陪伴孩子學習,培養孩子學習的意願和習慣,畢竟,學習是一輩子的。
點選下圖連結免費索取兒童英文教材體驗版(體驗版適合學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