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拒當情緒攻擊的受害者
遇到講話帶刺或是敵意滿滿的人總是不知道怎麼應對嗎?
不想針鋒相對.又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看似帶有惡意的情緒攻擊;該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又能用什麼方式回應呢?
《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大綱
《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敘述方式易懂,雖然原著是日文,放到台灣的情境當中觀念還是滿受用的。
作者水島廣子主要以三個部分做討論:面對情緒攻擊的心態、回應情緒攻擊的方式、減少生活中情緒攻擊的機率;其中回應情緒攻擊和減少情緒攻擊的實際操作也都奠基在人際的健康心態上。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情緒攻擊」問題常是出現在「攻擊者」,還要「被攻擊者」改變心態來因應很不合理或很不甘心,作者卻說明,無論是以「目標面」或「心態面」而言,觀點的轉換都是處理這類攻擊較好的方式。
書名: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
作者:水島廣子
出版:方言文化
《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適合誰:
- 覺得自己常常被言語或情緒攻擊的人
- 遇到攻擊不想起衝突、也不想示弱的人
- 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想法的人
- 總是想討好他人來獲得喜愛的人
受到威脅的兩種反應:戰或逃(fight or flight)
當我們覺得備受威脅,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逃避,一種是把自己武裝起來攻擊對方。
在成人的互動中,尤其是在職場上,大部分的人很難真的逃離被威脅的情境,所以通常會用攻擊(感覺到威脅的人可能會認為是反擊)的形式表現。
當我們覺得被攻擊了,也會感受到威脅,因此我們必須理解:當對方出現情緒攻擊,我們會感到受傷、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是很正常的事情。
發動攻擊者是有困擾的人
我們覺得被攻擊的時候,常會認為對方是針對自己,因而覺得沒自信或不開心,甚至生氣;但是當我們理解這些人不過是感覺受到了威脅,就會知道他們才是先開始沒自信的那一方,因為覺得自己對現況無能為力,無法控制情況,也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才會產生情緒攻擊。
本書的一大重點便在於:不要過度臆測對方的想法以及攻擊自己的理由。
受到攻擊時,第一步便是意識到:「發動攻擊的人有困擾」,知道不是自己的問題,才不會馬上以反擊的方式應對,也更有餘裕思考:自己是否需要與想要處理「對方的困擾」,真需要或想要處理的話又該如何處理。
離開受害者寶座,走出對方主場擂台
由「我被攻擊了,我有問題」到「發動攻擊的人有困擾」的轉念,並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自己。
如果我們因為對方的攻擊不斷看自己身上有哪些傷痕、哪些問題,就只能按照對方設下的規則玩下去,以作者的說法來形容便是困在「對方的主場擂台」。
接受了「自己不是受害者」的想法,我們才能夠走上自己的主場擂台,在對方發起的情緒攻擊中,當個「自由選擇」的旁觀者,而不被對方的攻擊牽動太多防衛而生的情緒。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轉念也更有效果和效率。因為當我們不被情緒綁架,且不進一步用攻擊的方式來回應對方時,就算我們真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雙方也才有機會傾聽,並看到「真正的問題」,進而解決。
尊重彼此的領域:感受是個人的事
另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我們要尊重他人的領域。
當我們離開對方的主場擂台,便是尊重對方領域的表現;因為無論對方有什麼想法和感受,都是他們的自由,是我們無法也不該干涉的事情。
我們能做的只有把自己做好並真誠待人,不是為了受別人歡迎,而是為了自己。
做任何以「討好他人」為目的的事情(例如討好)都能視為對他人領域的侵犯,因為我們企圖改變或控制別人對我們的想法或對待我們的方式;這樣的侵犯也會回過頭來造成自己沒有自信──這表示我們期待從他人身上獲得肯定,藉以獲得自我肯定感;只要不被他人正面肯定或回應,我們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也對別人的攻擊沒有抵抗力,總是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退出對方的領域,尊重自己的感受,站在自己的主場擂台上,把對我們的攻擊當作「對方的困擾」,就是一種自信的展現。
以關係輕重緩急決定應對方式
明白「發動攻擊的人是有困擾的人」後,要不要花時間和力氣處理這攻擊事件?如果要,要花多少時間和力氣?
答案是:取決於你和對方的關係。
這個原則看似簡單,卻經常被遺忘,才會讓我們的情緒隨很多不重要的人起舞。
作者把可能攻擊我們的對象分成四個類別:重要他人、熟人、因工作或其他關係產生短暫交集的人、其他(萍水相逢的人)。
- 萍水相逢的人
可能是店員或是不曾見面的網友,這類對象我們可能再也不會遇到,只要當下明白對方可能有困擾 (或許是經常遇到同樣問題,或許是當天遭遇了不開心的事),淡淡地回應即可。我們可能覺得在工作崗位上的人不該這麼做,這也沒錯,但是我們又何必幫別人訓練員工呢?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不過是極短暫地在我們人生中經過,簡單讓它過去對我們未來的日子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我們根本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在處理這樣的事件或情緒上。
(當然,我們也能善意關心、能爭取我們相信的價值;不過通常不甘心就這樣帶過的人只是想要宣洩情緒,而用情緒來反擊情緒通常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自己也得不到平靜。)
我曾經不只一次為了銀行或信用卡線上服務人員的態度覺得生氣,甚至事後想投訴;閱讀這個部分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是站到對方的主場擂台,而且明明是對自己沒那麼重要的人,理性而言我根本不想花時間和精力跟對方計較.我才發現:這種生氣的感受,包裹著「客戶權益」外衣,其實初衷是無處安放的、覺得被攻擊卻沒能反擊的挫敗感。
- 因工作或其他關係產生短暫交集的人
可能是工作上的前輩、同事或者家人的朋友,在特定的情況下會需要和對方互動,但是離開了這個環境就不需要和對方有太多接觸。
是否要認真看待對方的攻擊,首先要釐清「需要設法處理的範圍」,這取決於當下要做的工作是否會因為疏於溝通而受阻礙。如果對方只是會遇到的人,置之不理不至於惡化、造成實質影響,一樣淡淡的回應即可;作者也提到另一個我們可以抱持的心態:被前輩指責時,說聲「不好意思」不代表認錯,僅是作為對有困擾的人的慰問。
- 熟人
熟人可能是我們平常有私交的人,但又不如重要他人般親密或是不可切割。
面對這些人的攻擊,我們針對必要的範圍內處理即可。有些事情影響不大,輕輕帶過就好;有些人不見得需要永遠那麼要好,如果覺得相處不來,也可能漸漸成為不那麼親近的朋友,或者只在特定的場合出現的朋友,讓我們淡淡回應、輕輕放下;如果是我們決定培養、加深關係的人,則要像對重要他人一樣,好好面對與處理,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重要他人
這些人和我們的關係特別密切,也在我們生命中占有一定重要的位置,所以除了理解「發動攻擊的人有困擾」之外,我們還要試圖和對方溝通。
不先入為主、不預設立場,用傾聽和詢問瞭解對方的困擾和擔心;不過度使用「你」讓對方覺得被指責,以「我」的感受為出發點,讓雙方以事實為基礎,針對彼此的問題找出解決方式。(這又是另一個可以好好討論的領域了。)
減少情緒攻擊
雖然被情緒攻擊不一定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但我們或許也會發現生活中有些人特別少遇到這些攻擊;與其只消極地學習面對攻擊的方式,不如主動降低受到情緒攻擊的機會。
通常,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領域界限、有自信且心態健康、愛護自己也愛護他人的人,不太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緒攻擊,而且常受人喜愛。
作者提出的幾個處世原則:
- 不先入為主
當我們不帶有偏見或成見,不假定對方是怎麼樣子的人,對方在不必配合我們的前提下展現自己,才會感覺真實的自我被接納;當真實的自我被接納時,人會感到安心,也會覺得比較沒有壓力,自然會享受跟我們相處的感覺。
- 置身當下
和人互動、溝通時,以當下的狀況為基礎,不翻舊帳、也不把對未來的期待施加在對方身上,感受自己當下和對方相處的感覺。
- 明白每個人已經盡力做到最好
影響情緒和反應的因素很多,並非每次的相處和溝通都能夠盡如人意,如果能夠明白且真心相信每個人都盡力做到最好,便不會輕易指責他人,相信身邊的人也能夠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包容與體貼。
- 言行一致
表現得陰晴不定,讓人覺得無法捉摸的時候,旁人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怎麼和我們相處,需要猜我們的心意或者提心吊膽的,自然不會喜歡和我們相處。
- 不求回報
要受到重視,首先要做的就是抱著「不受重視也無妨」的心態;不是不在乎他人,而是尊重他人保有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自由,不因預設對方的回應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如果老是要根據別人的態度來改變自己,我們也會很難保持一致性。
《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讓我們能試著辨別「需要設法處理」的的情況,並用更健康的心態面對那些不需要深入處理的攻擊;至於在「需要設法處理的範圍」內如何「有效溝通」,還是要參考其他的內容來搭配。
請我喝珍奶!
One thought on “[書]《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拒當情緒攻擊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