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模仿犯》:比原著小說更純粹的惡中,仍然包裹著溫暖和光亮
劇名:模仿犯
語言:國語
國家:台灣
主演:吳慷仁、柯佳嬿、林心如、庹宗華、姚淳耀、范少勳、江宜蓉、夏騰宏、侯彥西
類別:劇情/犯罪/懸疑
平台:Netflix
季數:1季
集數:10集
議題
惡
理性
正義
媒體
警政體系
親情
後悔
台劇《模仿犯》是由日籍作家宮部美幸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背景設定為1990年代的台灣。
即使先讀過《模仿犯》原著小說,也無損影集的精彩,因為整體劇情和角色都有重新調整和編排過,再加上一些原創的設定,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刺激和啟發。
共同點:受害者家屬的自責
小說和影集都多次呈現受害者家屬在事件發生後,心中產生的遺憾與自責:不該在犯人心中播下邪惡的火苗、不該和家人用這樣的方式溝通…。
同樣討論自責的議題,小說中似乎只有在故事的最後讓真一打開心胸向前看;影集則選擇用更為積極的方式處理:姚雅慈主動改變和兒子的相處模式,讓住校的孩子有更多時間和自己相處;郭曉其主動向允慧提出試著復合的建議,重新建立彼此的親密關係;林尚勇和彤妹重新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彼此,嘗試用雙方都舒服的方式愛對方…。
這些行動有的有時間發酵,有的則是將心意說出口後還沒機會實踐就遭逢了變故,但是我們能夠看到,只要覺察到能夠調整的空間,做出行動就是個選擇,而我們隨時能夠做出這個選擇。
新聞媒體
影集中把電視台跟雜誌社的角色合併,讓製作人、主播們可以把節目當成發揮媒介,談論社會大眾關心的議題。
「新聞曾經代表真相,現在卻只是真人秀。」
只要內容夠吸引人,是不是真的、合不合乎道德對觀眾而言不再重要,「沒有人在乎真相」和「新聞不代表真相」互為因果。
嫌疑犯家屬
影集中,除了建和的處境帶來的嫌疑之外,長官希望能夠快點「平息」案件的指示也是真相的殺手。
檢察長在嘉文和建和的屍體被發現之後,就希望能夠盡快結案。反正受害者家屬只是想得到結論,有一個「交代」。
這個指令非常粗糙。因為這樣的結論若沒有事實基礎,只會造成後面又有案件的時候更加人心惶惶,還產生對檢警的不信任。
不過檢警的想法也非空穴來風,很多人真的不需要事實的真相,只需要承受指責和情緒的羔羊。
差異:凶手如何得知被害者的資訊
凶手的「創作」中,有很多元素是害被害者的生命故事相關的元素。
對於凶手取得這些元素的方式,書中和劇中採用了不同的設定:小說中把加害者設定為有魅力的人(這點在劇中也合理),因此被害者在和他們聊天時願意敞開心房,分享一些小事情;影集中則是以「交換條件」為主的方式來得到這些祕密。
這部分我還是比較喜歡小說中的設定。
因為如果這些資訊是靠威脅或交換來的,一方面比較感覺不出「創作者」蒐集材料的用心(好像很不藝術),另一方面則是,受害者會選擇說什麼樣的祕密、祕密的真實性都很難掌控。而且,如果這些內容是由被害者自己講出來,某種程度也能體現:只要遇到了讓他們願意敞開心房的狀況,這些和家裡關係疏離的被害者也願意分享自己的內心,回到與家人之間的溝通議題。
差異:檢察官─—鐵面無私的背後,是對人最深刻的愛
影集把小說中未成年的真一,延伸成小說中沒有的檢察官的角色。
我滿喜歡這個差異。
小說中未成年的真一,呈現出年紀尚輕,單純、卻已經經歷許多滄桑的狀態。
影集中的郭曉其已經是成人,不再是小孩,我們卻能看到他的內心仍然被過去的事件籠罩,被深刻地影響著。
把他的職業設定成檢察官更是個有趣的想法,他曾經有過的經歷,讓他執業前面對的大哉問不斷重回腦海。
郭曉其性格憨直,一心想在每個案件中找到該負責任的人,給被害者家屬們一個交代,卻因為手腕和思路在現實社會中似乎缺乏點彈性,而被視為僵硬、不近情理。
然而,每次偵辦案件時,他看到被害者慘貌時的表情,都能看出他內心的沉痛,這種對殘忍的難以直視,是基於對每個個體的愛與尊重,認為沒有人應該這樣被對待。
即使他大部分的時候看起來冷靜、不為所動,當他直面自己在乎的人受到傷害,還是忍不住潰堤。
大超說程序正當性對某些人根本不適用時,郭曉其明明還自己開口反問:自己殺了他真的是最好的嗎?
在重要的人出事後,動用私刑的也是他。
除了郭曉其之外,林尚勇也在深愛的人受了傷害後試圖私下解決罪犯。
這樣的安排,是暗示著這些執法的人其實還是無法同理當事者的感受,還是想告訴觀眾:其實我們都沒辦法客觀、公正地面對和自己有關的事件,沒辦法在當下做出理性的決策,才需要有局外的第三者來執法?
差異:臨床心理師
除了檢察官的角色之外,把由美子的形象延伸成心理師允慧的設定也非常有趣,而且還從妹妹變成了姊姊。
《模仿犯》觸及了加害者動機,以及加害者心理狀態、自我認同等問題,對他做出臆測和判斷的人如果是心理師的話,似乎更合理;厲害的是編劇把心理師和嫌疑犯建和之間加上連結,又增加了這個角色的張力。
允慧的角色是代母職的姊姊,讓建和覺得她已經為了照顧自己的生活而辛苦,不願在她既有工作的情緒重擔上又增加重量,促成了建和不和姊姊溝通內心煩惱的合理性。
這對姊弟的關係中也存在《模仿犯》中一再出現的主題: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間的關係。
建和和允慧起爭執時,衝著她說她所做的這些不是關心,而是控制。
這句話大概也是劇中其他被照顧者角色的心聲,而很多時候,當事實如我們所擔心,照顧者又會覺得:「無論是關心還是控制,我說的和做的果然有道理吧!」
只是如果沒有這樣讓人窒息的控制,我們和重要他人之間是不是可能有多一點透明和溝通?是不是可以因此免於演變成需要面對無法承受的後果?
這像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但是從林尚勇和彤妹新的互動模式中,我們能看出,總是有個破口可以讓我們重新學習。
沈嘉文
編劇擷取小說中栗橋浩美和網川浩一部份的特徵來形塑沈嘉文的角色。
透過影集,有畫面、有聲音,還能看到媽媽的房間、媽媽的反應,沈嘉文對自己的身分認同議題呈現得更活靈活現,讓觀眾充分看到沈嘉文活在痛苦當中,沒有自我。
當建和懷疑沈嘉文和連續殺人案有關,追問沈嘉文時,他只想拒他於門外。
直到建和對他說:「你還記得之前我被欺負的時候,都是你幫我的嗎?如果你需要幫忙都可以告訴我。」他才終於卸下了心防,鬆口說出自己的狀態。
或許,他一直以來只覺得建和就是想裝好人,卻不相信建和會在關鍵時刻提供幫助,所以他也不願暴露脆弱;當建和說出自己想幫助嘉文的理由,他似乎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認同,而選擇接受建和的善意。
田村義
我覺得創造田村義這個新角色很特別,帶入了其他議題。
我們一直相信的真相其實不過是被安排過的。
當檢察、警政體系追求的只是對大眾有個「交代」,而非真相,就可能出現這種讓禍根繼續延續、持續傷害治安的現象。
而本來看似吊兒郎當的田村義,其實是犯罪團體中,對人性最有自覺及堅持的人。
當他發現他們帶回來的女生可能真的會被夥伴弄死,他是驚慌且無法置信的,甚至在事後也希望透過報案來彌補這件事,卻被掐住喉頭,無法為自己的正義與人性施力。
獄中的他,那副蠻不在乎的樣子,只是種偽裝,心中的價值崩塌了,如果太過認真地面對,大概是沉重到難以忍受的吧。
最後,他仍以自己的方式做了自己認為正義的事,卻無法承受心裡的折磨而自殺。
這種折磨是不是來自於他最後所提的叩問:我們的無能是不是也是一種邪惡?
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卻無法做出與之相符的事,這樣的他,無法清醒地活著。
上善若水:處世的柔軟
郭曉其對正義與真相的執著是一條直線,很認真,但也硬梆梆。
學長辦案的手段缺乏正當性,但他同樣認為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
我沒有辦法評價學長想教曉其的、不遵循正當性的辦案方式;卻認同面對這個社會的時候,我們需要的經常不是對「正確」的執迷與衝撞,而是圓滑、柔軟的巧勁。
馬義男在影集裡也仍然是個堅強而有智慧的老人,他引用了老子的「上善若水」來鼓勵曉其,水是不拘泥形狀、也不會因別人而改變了本質的。
放下執著的郭曉其,最終用了不同於以往的方式,透過合作引出凶手的自白。
差異:創作是唯一動機?
從片頭開始,就不斷傳遞一個訊息:所有人心中都有可能被觸發的「惡」。
這和大部分的作品不同,可能是為了讓凶手所犯的罪顯得沒有可同情之處,來強調真正或純粹的惡。
雖然原著中也稍微有這個感覺(用創作來強調動機的非必要),但是改編後的劇做得更徹底,把原本網川複雜的背景拿掉(改放在嘉文身上),換上一個普通家庭背景,更把陳和平開始有這種「創作」的年齡降低,搭配小小年紀就有的詭異表情,讓人覺得他就是單純邪惡的存在。
陳和平認為,所有人心中都有惡,只是需要被開啟開關。
如果他沒有同理心,沒辦法體會人的真情,又是如何知道哪些開關能夠觸發人心中的惡呢?
同樣是需要觀眾的目光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故事的最後,讓凶手托出一切的關鍵,和小說也有點不同。
小說中,滋子透過指稱凶手模仿國外小說的犯罪模式,引起網川不滿——他必須捍衛自己的原創。
影集中,則是call in觀眾宣稱這一切是自己做的,只有自己先做了這些,陳和平才能享有出書、推論假設的光芒──陳和平是看到自己的精心「創作」被整碗端走,才失控出來奪回自己該有的「榮譽」。
「惡」無法根除,但能用光和溫暖來平衡
整個劇集中最讓人不舒服的應該就是這個「創作論」,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動機,就能夠以創作之名來犯罪和傷害。
雖然劇中所有人面對Noh的說法都是:你並不重要。事件一過,所有人都會忘了你。
不過,Noh本身存在的可能性就讓人覺得難受,直到受了審判,他還是享受著在舞台上成為焦點的感覺,就算那象徵著自己生命的終結。
陳和平的說法也很合邏輯:那些寄信給Noh的人(還有在法庭外支持他的人),都是他的共犯,我們關得住他們嗎?
影集最後,藉由受害者家屬郭曉其給了說法。
「黑暗不會消失,我們所能做的是用更多的溫暖和光去平衡。」
而我們,永遠能夠做出光亮的選擇。
其他體悟
每個人已經做到最好
可能是因為影集中加了長官施壓的環節,呈現檢警破案、結案的壓力,也同時讓我們看到這些人工作以外的生活,讓我在這過程中思考著:當工作和社會大眾有關,尤其是與人的生命、安全有關的時候,似乎便很難使工作內容獨立於私生活,承受的壓力也特別巨大,因為工作已經不是單純的工作,而是被視為社會責任。
看到主播雅慈被殺害的時候,我再次想到這句話:「相信每個人當下已經盡力做到最好。」
或許真的是這樣吧,也許事情並非總是照我們理想的方向和進度發展,但若是能夠抱著這種心情,也許我們都能更寬容地對待身邊的人事物。
後來專案小組聚在一起時,大超憤慨發洩之後,文愷對他說:「抱怨有什麼用?抱怨就能有答案嗎?大家都盡力了嘛!」
或許也是對我們的提醒,在大家已經努力實現目標的時候,面對那些努力的人,盡量用耐心和有建設性的回饋來取代抱怨和情緒性發言。
疑問:1990年代的Noh如何讓大家看到他的錄影帶?
看推理小說或推理劇的時候,我其實不太會特別去找破綻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只要閱讀或觀看的時候不會造成嚴重的邏輯卡關和影響體驗,我通常都能接受。
不過看《模仿犯》台劇的時候,出現Noh沒有透過電視台、自己用影片跟民眾對話的影片,一直嚷我想到youtube;除此之外,我好像想不出其他Noh能做這件事情的媒介。
不過那個年代還沒有youtube這類創作者平台,這部分似乎沒有交代得很清楚,讓我覺得比較困惑。
很多改編的想法都非常有趣,雖然也讓凶手更「純惡化」,但到最後,除了讓人不寒而慄的概念之外,還是有正面溫暖的力量。
整體而言,雖然影集嶄露了更多作惡的「純粹」(缺乏動機),卻也注入更多積極的訊息,讓觀眾感受到:改變與善良的選擇都是握在自己的手中。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