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末日來臨之際
書名: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
作者:Emily St. John Mandel
出版社:寂寞出版
一個背景設定於傳染病後的毀滅與重建,關於人性、寂寞與希望的反烏托邦故事。
作者用很特別的方式來呈現這個主題,以一個公眾人物之死作為開端,往他的生活圈、八卦對象開展。
她也透過世人談論、報導公眾人物的死,和作品的流傳,觸及我們對不朽的渴望;也許,我們至死都害怕寂寞。
疾病之後的荒蕪
讀這部小說時疫情已經趨緩,所以不至於過度恐慌,但仍忍不住想,如果書中傳染病造成的影響是我們疫情的延伸,倖存的人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又會如何面對那個新的(後)世界?
末日來臨之際,你在誰身邊?
我感受最強烈的情節之一,是吉梵知道這場傳染病將帶來非同小可的災難時,馬上準備食物去行動不便的哥哥家裡。
身在異鄉的我,幻想著如果自己遇到這般劫難,或許無法順利回到家人身邊,心就不禁一沉,
最後,法蘭克的選擇雖然讓人心痛,卻或許為自己終結了難解的苦痛,也把弟弟推向新的希望。
末日後的世界
這部分肯定是故事的一大主軸,作者透過「末日前」與「末日後」章節的交錯,一點一點揭露末日後世界的發展,也一點一點把這兩個世界做連結。
Emily眼中的末日後世界仍有音樂、有戲劇,有大家為了記錄與流傳曾經的博物館。
而刻畫人性最深刻的,莫過於絕望中需要信念與信仰的人們中,出現了宗教領袖;以及資源稀缺、生命經常難以保全時,除了需要到處冒險尋找資源之外,對人無法全然信任,需要互相傷害,甚至殺戮。
殺人對於曾經活在末日前「文明世界」的我們是一道高牆。安全無虞的日子裡,它不必是個選項;但是生死攸關時,它可能成為一種不得不。
經歷過文明的世界,這些不得不,將成為我們生命中難以忘卻與磨滅的傷痕。
先知與邪教
讀到先知的身分時,我呼吸變得深沉而用力。
這個設定多合理,又多讓人膽戰心驚。
把故事前半部那個亮麗、充滿魅力而受人喜愛的人,和這個讓人細思極恐的思維連結在一起,給我帶來很大的衝擊。
當我們想到「邪教」,想到他們以神之名要求信徒做許多服務自己利益的事情,通常只覺得他們是騙子、覺得他們可惡。
但Emily做了這樣的設定,讓我沒辦法說這邪教的先知是不是邪惡或可惡,因為他真正相信「事出必有因」,相信自己「得救」是天經地義,相信自己有權做他做的一切。
這才是最讓人害怕的。
他不邪惡,他只是相信自己有資格,合理而正當。
而從他的小時候,我們就能看到既得利益者,對受剝奪者同理的缺乏。
我不禁想到《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 》裡,提到功績主義和神學的關係(或說是神學影響、啟蒙了功績主義)。
還好,作者同時安排了認為一切僅是「剛好」、「事情就是這樣」的克拉克,還有那個跟隨先知卻無法苟同他理念的少年。
一部作品
文明崩毀後的世界,人們還保留了藝術。
除了音樂和戲劇,還有漫畫和書籍。
引起共鳴的作品,可能帶來安慰、帶來希望,又或者只是提供一種投射,讓我們降低寂寞感。
現在是作品氾濫的時代。如果有天,我們可取得的作品寥寥無幾,或許,我們也會從僅存的作品中尋找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