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筆記, 活動筆記

[推薦|活動·語言]一週一次的英文聚會咖啡廳The Aroma

https://www.facebook.com/thearoma/
台北市萬華區漢中街205號(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左轉一直走)

最近認識一個想增進自己英文口語能力的男生Michael,除了在line上用英文文字聊天之外,他本來希望定期見面練習英文口說,不料第一次見面與期待落差甚大。

雙方都是台灣人,他覺得這樣和對方用英語溝通實在太尷尬了,所以我們只能把語言學習及其相關當成正題。

其實如果把它當成自己的任務,我也可以不顧一切直接用英文跟他對話,但我大抵還是在意別人眼光的,總覺得突然就這麼用英文對話起來有些害羞。

他提到有另外一個朋友也想學英文,於是我們稍微粗略地討論一下之後可以怎麼進行。

約下一次見面之前,Michael在群組裡放了一個連結,點進去看,是一篇介紹咖啡廳的網誌。

這間咖啡廳叫The Aroma(馨香咖啡廳),是由教會的成員開的,每週日在咖啡廳二樓會有教會活動,每週五晚上則會有分組Coffee Talk。

在樓下點完飲料或餐點後,就能拿著餐點(或等候服務生送餐)到二樓座位。(貼心提醒:這裡的餐點比較是小份量,所以需要吃飽的男生可能需要先用完餐再來喝飲料。)點完一杯飲料或一份餐點後就坐,就可以坐等coffee talk的開始,活動大約20:00左右間開始分組,不過如果要有餘裕坐下來吃個東西,可能就要早一點到,大概19:30左右,大家就大概各盤踞一隅了。活動基本上到21:30,不過在22:00咖啡廳關門前,都還能繼續在店內和大家交流,即使店面關了,也還是很多人會在店外繼續暢談。

分組後每桌會各安排一個他們稱作是老師的領導者帶小隊討論,應該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教會人員,整個場又會有一個主持人做場控,不過整體是滿輕鬆的,小組不一定要跟著大場的步調走,如果在某一個次主題上有很多想法,也可以繼續討論。我第一次參加的talk主題是: love。

每個老師都會有張講義,讓大家能透過講義上問題的引導做討論。一開始先讓我們看一段短片,針對短片回答一些個人的想法。

這個以『愛』為主的主題不免俗地要問大家對愛的想法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同義詞,是不是認同影片中提出的想法等等。

討論到這個問題,也幾乎一定會對愛做分類,但是講義上的分類是我個人以前比較沒有接觸過的,所以覺得滿能動腦思考。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我們的領導Jamie問大家有沒有覺得哪兩個愛的分類是可以合併的,旁邊一個弟弟說要把第一項的肉體之愛/性愛和調情/玩票性質的愛合在一起,但是Jamie聽錯,誤以為他是想把肉體之愛和朋友/家庭之愛合在一起,還有點遲疑地問他:『你跟父母或朋友應該不會有性愛關係吧?』誤會解開之後笑成一團。

另外還有一些滿有趣而能引發思考的問題,例如:你喜歡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透過肢體接觸,送禮,肯定的言辭,服務?)又喜歡別人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愛你?聽到有人前後兩者的回答不一樣時,就覺得值得思考的事來了,我們有時候愛人方式不見得是我們自己想要被愛的方式,這是為什麼呢?

中間如果有一些不是那麼基礎的單子或片語,帶領的人也會確認大家知道這個意思,所以他們的角色確實也有點像老師。

對於想練習語言的人,有時候單純的語言交換或是對話練習比較會遇到的狀況是:不知道聊什麼,或者是聊的東西可能以生活為主。用心準備主題和素材初步解決了不知道該說什麼這件事,聊的內容以生活為主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有時候需要論述自己的想法時,可能會不太知道怎麼開始和演繹,或是聊到特定主題時找不到適合的詞彙;以主題的方式進行就能加強這方面的不足。

當然,一個群體當中大家英文能力各異,主要不是學到多厲害的英文,而是讓自己有個能夠開口說英文的環境。

除了練習英文之外,透過主題式討論也能引發我們思考;聚會中認識不同的朋友既好玩又能一窺這個社會更多的樣貌,每個人都像一本書一樣(當然書也是有好看或不好看😋),看得多,生活也豐富了起來。

17/03/24

第二次的Aroma聚會,主題是心理學。

一開始是inkblot test(墨跡測驗)。
我實在覺得這個測驗滿莫名其妙的

social conformity有關的影片: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8BkzvP19v4&w=560&h=315]

我們討論了如果是自己在這個情境當中,會不會跟著站起來,大部分的人都說不會,
但是這個實驗卻顯示所有人都跟著群眾做一樣的事;
而且影片的場景是在西方,通常西方被認為更個人主義,東方較傾向於配合團體。
滿好奇如果多做幾組試驗會是什麼狀況。

其他英文學習資源

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

Bloomberg Businessweek閱讀彭博商業週刊英文雜誌
進階學習者英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