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好感力》:讚數代表別人對你的好感嗎?──讓別人喜歡你的同時,也不迷失自我
作者: 拉斯—約翰・艾格(Lars-Johan Åge)
譯者: 蕭寶森
出版社:遠流出版
好感度vs.人氣
我們可能經常認為「人氣」等於別人對我們的好感,這本書裡面這個差異至關重要,作者在前言就針對這兩者做區分。
「人氣」的概念本質是一大群人認為「怎樣是好」、「怎樣是有吸引力」的集體看法;仰賴的是外界群眾,可能會讓我們有人氣、名望或者權力,讓人想接近我們,卻不見得真正喜歡我們。
你大概能從腦中找到一些權貴或者有能力的人,大家或許會巴結、討好、靠近他們,但對這些人從來沒有好感。
「好感度」是健全的人氣,讓人因為喜歡我們想和我們產生連結,可能會讓你感到意外的是,要提升好感度的重點不在於你為別人做了哪些努力,更多的是向內尋求,因為它源於我們和自己的關係。
我們為什麼渴望人氣
作者點出人氣和好感度的差別之後,我們可能會覺得人氣很表面,但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渴望人氣呢?
大腦感到愉悅(社交性獎賞)
最直接的理由大概就是它會對我們的大腦產生刺激,人氣就像是社交的籌碼,讓人感到開心,而且一旦體驗到這種社交性的獎賞,我們又會想繼續透過行動獲得更高的人氣。
認為群眾是對的
我們對人的「從眾」心理應該不陌生,別人去做的事情我們也會想去做,別人喜歡的東西我們也會喜歡(或者表現出我們喜歡的樣子),因為我們容易認為群眾是對的、容易追隨群眾,讓自己變成群眾肯定的概念當中的一員。
愛比較
我們經常無意識地進行社會比較,而研究顯示出無論是跟表現更好的人(向上比較)或跟表現更不好的人(向下比較)比較,都容易讓我們產生負面情緒、自我價值感低落,對自己更不滿意。因此,我們渴望人氣為我們帶來價值感。
好感度的好處
我們追求人氣其來有自,「好感度」實際上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直接影響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面對同樣的請求,我們想答應某些人,卻拒絕另一些人。
對某些人有好感,使我們在互動模式有所差異,就會形成所謂的「好感度差距」。
當別人對我們有好感時,比較會傾向和我們合作而非競爭,而且通常會表現得比較好;我們更容易了解對方,溝通的時候,對方也比較能夠聽得進我們的意見。
這些影響讓我們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感覺更愉悅之外,也在無形中更容易得到我們想要的。
即使是認為自己依賴理性決策的人,也很難避免好感度產生的作用。
間接影響
這是個物聯網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面相、方式與層次都比過去更多元、更廣、更深。
以前重視強連結的我們,越來越難忽略弱連結的影響,這些不同形式的影響有時候可能被當成運氣,卻更可能是好感度帶來的連鎖效應。
作者更提出了這個有趣的觀點:我們耳熟能詳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可能低估了「愛與歸屬」的重要性,尤其是套用在當代的情境中時,需求金字塔可能沒辦法體現人的需求。
需求層次理論中,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當作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但是現實是:如果我們沒有和人互動、合作、維持關係的能力,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滿足這兩種需求;因此,「愛與歸屬」可能才是需求的基礎。
知道了好感度的影響和重要,我們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好感度呢?
好感力三大元素
真實
「真實」是我們和別人接觸、互動時,對彼此產生好感的基礎。(我們總不會希望自己喜歡的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人格)
這一直是一個看似單純、實際上要擁有卻不容易的特質。如果沒有進一步了解「真實」的內涵,和搭配練習,在執行上,落實「真實」肯定會遇到重重阻礙。
這裡所說的真實,是考慮到他人和環境、有同理心的真實,而非以自我為中心,覺得是什麼就說什麼。
和別人互動的時候,如果以自己為重,就很難讓對方信賴我們,並對我們產生好感。
就連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們都不一定會對自己誠實,因為我們會反射性地保護自己、想到自己、維護自己的自尊心,不讓自己受傷。
我們可以練習在對話時,轉換問問題的方式。
不問自己「為什麼?」,改問「發生了什麼事?下次我可以怎麼做?」讓自己不往沒建設性的負面胡同裡鑽,或者因為啟動自我防衛機制,形成一場欺騙自己的對話。
追問自己的過程中,可能還是會產生一些為了保護自己而說的答案,我們可以多問幾次,讓自己多考慮幾個不同的可能性,來讓自己更接近事實的樣貌。
正向
這裡說的「正向」不是要我們無時無刻無敵正能量,而是在情境當下自然產生的正向感受,也就是當這些正向感受是真實的(不是自我欺騙,或者被教育的),我們才會有幸福感。
研究顯示,當這種正向感受增強時,我們的自我擴展(self-expansion)程度會增加,把「你」和「我」的思考轉向「我們」的角度,讓我們更容易信任別人,別人也更容易信任我們;正向感受使我們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更寬容、更靈活、更願意接納。
關連
如果你和我一樣,沒有讀過托爾斯泰的《三個問題》,我強烈建議你先讀一讀這個故事。
我讀完這個故事深受震撼,也感受到「連結」這件事情的意義。
倒不是說我深信一個小小的、對陌生人的行動肯定會帶來奇蹟,而是這種簡單的行動可以帶來美好的「可能性」包裹著希望。
另外,也如我在文中所說,「沒有人知道你這一生是否還會遇見其他人。」這句話重擊我的心。
我們當然不用把和每個人的相遇都當成死亡前一刻,但是這句話的確提醒了我們:我們或許永遠不知道眼前的這個人對我們來說會不會是人生中重要、深刻的連結,但是把握和每個眼前的人連結的機會,對眼前的人產生價值,我們就有更多機會激起大大小小的各種漣漪。
覺察:行動模式vs.存在模式
提升好感度的三大元素,無法獨立於「覺察」之外,因為它在每個元素中扮演相輔相成的角色。
自我覺察可分成「內部自我覺察」和「外部自我覺察」。這裡所指的「自我覺察」以內部自我覺察為主,包含瞭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內在、渴望和動機等等,這也是跟讓我們的人際關係變好比較相關的自我覺察,過度的外部自我覺察則容易造成過度追逐他人目光而迷失。
覺察是整本書的核心概念之一,作者針對「如何提升覺察力」這個主題,做了很大篇幅的說明。
我們的大腦被分成兩種模式:行動模式與存在模式。
行動模式(the doing-mode)
研究人員發現「行動模式」通常是我們的標準模式,也就是一般的狀態下,我們的大腦都是預設處於行動模式。
這個模式是靠意念運作的,包括各種形式的計畫、白日夢和思考。
當我們處在行動模式時,我們喜歡設定目標並採取行動,來達成這些目標。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功能,讓我們在享受生活之餘,也可以完成日常事務。
作者也強調,行動模式和存在模式應該要平衡,並不是存在模式就壓倒性重要,需要特別讓大家認識它、學習它的原因是,大部分的人行動模式已經處於活躍狀態了。
所以與其說我們要學會「存在模式」,不如說我們要提高切換模式的能力。
存在模式(the being-mode)
「存在模式」則是讓我們好好體驗、感受眼前事物的模式,當我們專心體會某種感覺的時候,就是處於存在模式。
我們可以透過鍛鍊提升切換到存在模式的能力,讓我們更容易轉換到體驗當下事物的狀態。
我們因為依賴行動模式而錯失某些東西的頻率有多高?
作者的回答和我個人經驗相符:非常非常高!
平常腦袋沒有特殊任務(本可處於存在模式、感受當下)的時候,我的各種意識就會冒出來,要求我做某些事情,讓我更靠近自己的某個目標;所以,如同我常自嘲的:「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因為我鮮少去體會與感受我身邊的事物和存在的當下。
不同模式帶來的幸福感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研究員馬修‧季林思沃(Matthew Killingsworth)和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受試者在做手邊的工作時,有將近一半(46.9%)的時間在想別的事情。
他們在做愛、健身或和別人談話的時候最快樂,在休息(!)、工作或坐在電腦前面的時候最不快樂。
這些讓他們最不快樂的三項活動有個共通點:他們在做這些活動的時候,都有餘裕分心,而可能進入行動模式;但是做和身體比較相關的活動時,他們比較可能停留在存在模式(這可能也解釋了運動讓人平靜、快樂的說法)。
因此,他們推斷:我們做某個活動時是否感到快樂,主要取決於我們當下是否專心體驗這個活動,而跟活動本身的性質無關。
好消息是:他們也發現,即使我們從存在模式默默轉換到行動模式,我們也可以選擇讓自己回到存在模式;而且,透過鍛鍊,這個切換的過程會越來越容易。
重點是:我們要知道有這兩個模式的存在!
存在模式的三要素
目標(當下要做的事)
這個「目標」跟前面提到行動模式喜歡的「設定目標」用同個詞感覺有點容易混淆,我認為作者這邊想表達的是:當下要做的事。
我們的意識經常從正在做的事中飄走,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了當下要完成的事情(例如休息、查看並回覆某封郵件)。
如果我們沒有留意「當下要做的事」跟「正在做的事」之間的關聯,就可能做出無意識的行為,比如:明明要休息卻開始想明天的行程;明明要回覆某封郵件卻被螢幕上跳出來的任務打斷了。
注意力
既然存在模式的重點在於感受,就特別需要自己的注意力。
一方面,我們要能把注意力切換到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我們要能使它維持、不渙散。
有了這種隨時切換的能力,好好體驗我們眼前的事物,長期而言,我們的大腦結構和運作方式都會改變。
切換到存在模式時,除了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和想法之外,也要同時注意外在的環境。
態度
態度是我認為非常關鍵的一點,因為當我們期待訓練自己的能力時,就容易在自己有任何偏差的時候責備自己。
作者提出的幾種態度包括:
- 不批判
- 有耐心
- 順其自然
- 接納
- 放下
當我們發現自己默默回到了行動模式,只需要提醒自己重新安放自己的注意力,無須沮喪或自責,因為這就是個過程,我們只需要觀察自己自然的狀態、接納它並學習。
好感度的關鍵是與自己的關係
這本書讓我最驚喜的是,它告訴我們:原來要增加別人對我們的好感不需要向外討好,只需要建立和自己更正向的關係。
我們能夠好好體會自己的感受和周遭的事物,並且接納自己、順其自然,就能夠活得更幸福,別人對我們的好感度也會隨之提升。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