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筆記, 📖閱讀筆記

[書]《歡迎光臨夢境百貨》:五花八門的夢境,都是為了我們而存在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是一本容易閱讀的奇幻小說,把夢境當作人們入睡後可以採購的商品,探討夢境、人生和人的心境。

好奇今天與明天之間那道奇妙鴻溝的作者,以主角佩妮純真的視角帶讀者認識關於夢、製夢師與夢境百貨的一切,用溫暖而童趣的方式詮釋夢在我們生活、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精心設計的情節和角色概念讀來很新奇有趣,也能從這些關於夢的奇幻想像中,看見作者關注的議題和感受,還有其中的人生哲學,有時候又能透過不同角色看見不同觀點的可能性之間的矛盾,這些或許是作者也無法給出答案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中看到最關鍵的哲學是「活在當下」,但是為了好好活在當下,我們也需要整理、消化過去並展望未來,才能讓當下的自己活在平衡當中。

書名:歡迎光臨夢境百貨

作者:李美芮

譯者:林芳如

出版社:寂寞

夢是過去與未來的連結

我很喜歡作者開啟這個故事的方式,讓準備面試夢境百貨的佩妮回顧〈時間之神與三徒弟〉這個故事來說明夢扮演的角色。

故事裡有希望掌控未來、不想和過去有任何交集的大哥,也有只想耽湎於回憶的二哥;對於時間的喜好,老三卻這樣說:「我喜歡的是眾人入睡的那段時間。因為人們睡著的時候,既不會留戀過去,也不會不安於未來。」

於是,我們把夢安置在這段眾人入睡的時間,這段時間裡,我們不會執著於過去或未來,但能處理過去的記憶和情緒,並為有希望的未來做準備。

預知夢:你真的想知道你的未來嗎?

大概有很多人會覺得,如果我們能夠看到未來,會輕鬆許多,但真的是如此嗎?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從一些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預見未來」這件事。

故事中設定製夢師能力不足,只能夠很有限地呈現未來的畫面,或許正說明了未來是多麼不可知;而我們可能一直想要這個預知未來的能力,以為只要能夠窺探一點點關於未來的線索我們就能滿足,卻忽略了: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可能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無關緊要的日常;我們以為未來是一個狀態,但未來其實是流動的、由各種細節組成的連續狀態與可能性,而可能性從來不是單一的結果。

我也很喜歡這個章節中奈琳的出現:

她不那麼想看到未來,甚至覺得提前看到未來可能會變得不幸。

的確,我們沒辦法預知未來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便是:未來就算真的讓你看到了,也不敢對現在的我們保證。如果我們已經確定未來的自己會得到某些能力,我們還會同樣努力嗎?如果沒有這些努力,又如何讓這個未來實現?

而當我們發現的未來和當初我們看到的不同,是不是會覺得失望呢?

雖然知道會有這樣的悖論,人們總還是想知道未來是什麼模樣;所以夢境百貨的人好奇:難道奈琳不會想一窺自己的「目的地」嗎?

奈琳的回答耐人尋味。

人又不是朝終點飛奔而去的自動駕駛車,不是嗎?親自發動車子,踩下油門,偶爾剎個車,如此領悟到活下去的方法,這才是最好的。成為知名編劇不是我人生的全部。我喜歡一邊寫劇本,一邊生活。那麼,無論是抵達海邊還是沙漠,到時候我都會有所領悟吧。

她提醒了我們:人生之所以值得一活並不因為我們看到了一個美好的「結果」,畢竟我們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經歷一段「過程」;生命中更寶貴的是在這過程中探索、感受進而學習,無論最終我們走到哪裡,走過這一段都會讓我們充滿體悟和收獲。

專注於當下的話,自然就會出現與之呼應的未來。

克服創傷之夢

我一開始沒有想過創傷的議題會在這關於夢境的故事中被提起,可能因為我生命中沒有什麼嚴重的創傷,所以沒有想像過創傷在夢裡出現的畫面。

作者設計這個議題相關的情節很特別:顧客們買創傷相關的夢會需要簽一個合約,因為做關於創傷的夢通常都不會有多好的感受,所以他們必須讓這些上前抱怨的顧客知道是他們自己選擇做了這個決定(就算他們不記得),而且這個夢的特性是會間歇性地出現,直到做夢的人醒來時出現正面情緒為止。

把夢當成處理創傷的方式很特別,作者甚至把它拿來和心理諮商療程中經歷的痛苦做類比,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很多人從夢境中獲得某些創傷的救贖,但對我而言是個很有意思的概念。

我們在夢境裡不斷經歷這些不好的回憶和感受,但這些事情都只是夢,無法真的傷害我們;當我們不斷經歷創傷之夢以及醒來後發現威脅解除的切換,或許真會在清醒的時候對這些創傷有更進一步的反思和體悟。而且,比起直接攤開來講道理,透過經驗自己領會更有機會達到這個效果。

夢境百貨的老闆達樂古特對創傷之夢抱持非常正面及肯定的態度,認為創傷之夢重現了當時的情境,能夠幫助顧客回想起自己克服困境的姿態,讓他們意識到:即使經歷過了這麼多的事情,我們還是勇敢地在這世上活著。

他更提醒這些人,困難不只出現在這些創傷時刻,也不只出現在惡夢當中,而是時時發生在生活當中;當我們發現自己有能力並且已經克服了這麼多難題,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然而,這番心靈雞湯之談過後,作者又透過製夢師提出了另一種觀點:有些人或許就是不想面對創傷,難道不行嗎?再也不去開啟那段回憶難道不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嗎?

我想,這個角色的衝突顯示了作者對於創傷有她更支持或偏好的立場,可也抱著開放的態度去思考不同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別人的人生之夢

「比較心態」是現今社會的一大課題,又或者,我們從過去就經常羨慕「別人的人生」。

我們無法實際去經歷別人的人生,卻能夠透過製夢師把別人的人生做成商品,在夢境中實際體驗別人的人生;也許真正經歷了那些光鮮亮麗和讓人羨慕的形象背後的生活,我們會發現:原來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美好或值得羨慕,或者意識到: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值得珍惜的一塊。

製作「別人的人生之夢」的製夢師奧特拉在這個議題上也提出了我非常喜歡的哲學!

她說:熱愛自己人生的方法有兩種,第二種方法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比第一種難,而且通常用了第一種方法的人,最後也還是要學會第二種方法,內心才能平靜。

第一種方法是:對生活不滿意的時候,就做出改變。

第二種方法是:接受並滿足於自己的生活。

若能做到第二種方法,就會發現幸福其實不遠。

看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是仔細想想:有多少我們認定的「成功哲學」或「幸福哲學」是不斷追求「更好、更卓越」的自己?當我們做到了之後,卻發現還有更好、更卓越的境界能夠達成;這樣的追求,是否真能讓我們滿足於自己的人生?

而當我們接受並滿足於自己的生活時,不表示我們不能追求更多;那只代表:就算我沒有得到更多,也依然能夠熱愛自己與生命

用夢境做生意

讓夢境百貨的概念更有趣的元素是:這個世界裡面也討論商業環境中常出現的議題:業務道德、不肖供應商、常客有共同的特質等,這些幾乎都跟他們特別的付款方式脫離不了關係。

外地客人在夢境百貨的付款方式是事後支付,所以銷售人員也不能亂賣,畢竟事後如果顧客只覺得是個爛夢的話,就拿不回夢境費。

薇瑟也提到,她們的常客大部分是情感豐富的人。這麼一說好像很合理?情感豐富容易造成腦袋中一直掛記著某些事情與心情,睡覺的時候便會透過夢境處理這些事件與情緒。我突然從這當中找到自己經常做夢的可能原因……

同樣的夢境可能帶來不同的感受,帶來價值不等的夢境費,這呼應了作者的觀點:夢境的價值,取決於客人自己

故事裡的各種情緒如同現實生活中的各國貨幣,有漲有跌,有些情緒在某個時期又特別珍貴。

為了確保顧客在醒來之後感覺到一些正面情緒,矮精靈經常在夢境裡面加上一些讓客人感覺受困的或發慌的元素,因為這樣能讓顧客在醒來之後感覺「解脫」,利潤就比原來多很多。如果這造成的影響是顧客正面的情緒和與供應者的利潤,製夢師和夢境百貨的大家為什麼會覺得這不可取呢?

大概是作者認為單純的情緒卻不包含與生命脈絡相關的意義,對人實際上沒有什麼幫助,無法體現夢在我們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吧。

夢與現實

書中介紹了許多精彩又有創意的夢,也用各種方式說明和描繪了夢的意義;但是在故事開始不久,作者就透過夢境百貨的精神表達自己的立場:有些夢境商店會刻意讓睡眠充足的人睡得更久,讓他們沉溺於追求夢境中的快樂;夢境百貨卻強調讓客人做他們真正需要的夢就好,因為,最重要的永遠是現實生活

睡眠與夢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卻都是為了支撐我們有更健康的現實生活而被需要;因此,討論睡眠和夢境的時候,把焦點放在現實生活才不至於讓我們偏離真正重要的事。

boba-icon
請我喝珍奶!
 
哈囉,我是StayC。
我喜歡閱讀與觀察,接收生活中的一些刺激,並把這些刺激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透過上方的「請我喝珍奶」連結小額贊助我,繼續支持我創作;
但請量力而為,別因此感到有壓力。
 
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能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