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筆記, 教育, 🗣語言學習

[語言]從小學英文好處多多?

應該很多人聽過所謂「語言關鍵期」或「語言敏感期」的假說,有關這個假說的研究一直在更新,各方也有不同看法,頗有爭議。

成人學語言有成人的優勢,但我還是滿鼓勵孩子能從小學習語言,這篇是帶孩子跟外籍顧問互動時產生的一些想法,分享幾個從小學習英文的優勢。

「母語」和「外語」差異認知較淺薄

我認為年紀越小開始學外語的第一個好處,是嬰幼兒可能還沒有「母語」和「外語」的意識,因為所有語言對嬰幼兒而言都是從零學習,所以學起來更自然。

前陣子看蔡阿嘎的頻道,挑戰一整天都跟蔡桃貴說台語。其實蔡桃貴才一歲多、不到兩歲,但是他已經習慣大家跟他說國語,所以當大家開始一直跟他說台語的時候,他有感覺到,最後還被弄到快崩潰😂。

語言是會習慣的,要被迫接觸不熟悉的語言,本來就會有點辛苦(或痛苦),而長大後自由自主的我們,遇到了辛苦要逃避比較容易;相對而言,孩子能夠被我們選擇浸淫在特定的語言環境。

構造還沒定型,更有彈性

第二個好處,是嬰幼兒的嘴部發音構造可能還沒被母語大致定型,所以更容易發出母語沒有的語音。

常見被母語影響的第二外語,就像日本人說英文,總是容易在字音的尾音多冠上一個母音,因為日文中大部分的音都會配上母音(另外也可能是他們有太多外來語都是直接用日文發音來唸外語了)。

有時候,他們知道怎麼唸才對,但是嘴巴跟不上認知;有時候,他們是連自己唸的跟別人唸的不一樣都不知道(這部分後面的例子也會提到)。

自在模仿,不在意外在眼光

第三個好處遞減的速度應該特別因人而異,孩子通常比較不會在意他人看自己說外語的眼光,也不預設這個語言的模樣,因而能更自在和放心地模仿和發揮

那天帶一個小一的男生和外籍顧問做互動。他還沒有太多的基礎,可能也不知道英文到底應該怎麼樣,所以,外籍顧問怎麼教,他就怎麼模仿;讓我有點驚豔的是,他連音調都模仿得很像,盡量把耳朵聽到的如實呈現--沒有預設,照單全收

再回頭看另一個小三的男生,學英文的歷程稍微久一點了,遇到加拿大籍的顧問試著雕他發音,他數次聽外籍顧問的發音後,回答的都還是自己原先的唸法。

聽得出他有學自然發音,但是稍稍被「規則」綁架了,對他來說看到「i」就是發「伊」的音,所以當外籍顧問要他認真聽自己發出的「ih」,他接收的可能已經被限縮成:不要發出「阿」、「嗚」、「喔」等音,而是「伊」的音。

這也和過去的學習習慣及方法有關,但這些經驗讓我深刻感覺到,同樣是聽,處在不同狀態的對象會有不同的表現

我一直覺得學語言和學唱歌很像:打開耳朵很重要,打開嘴巴也很重要。

打開耳朵,才能聽清楚別人怎麼發音,音調怎麼起伏;打開嘴巴,才能透過模仿,把別人嘴巴發出的聲音試圖從自己的嘴巴發出,並且透過和教學者互動,得到回饋和指正,進而變成習慣

耳朵和嘴巴並用,就是我們說的能提升會話能力的「環境」,環境讓「背誦」和「規則」變成「習慣」和「語感」

放大感官,透過大量互動(輸入+輸出)和學習反饋,就是進步的關鍵

boba-icon
請我喝珍奶!
 
哈囉,我是StayC。
我喜歡閱讀與觀察,接收生活中的一些刺激,並把這些刺激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透過上方的「請我喝珍奶」連結小額贊助我,繼續支持我創作;
但請量力而為,別因此感到有壓力。
 
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能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