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離職說明書:隨時離開職場都不怕的專業者養成指南
歲末年終,很多人都在考慮要不要離職。你想離職嗎?
如果想,你離職的原因是什麼?離職後要去哪裡?
你去的地方,能夠解決你原來遇到的問題嗎?
還是,只是進入另一個讓你想離職的地方(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裡😭)?
如果不想,你預期在這個職場待多久?你想留在職場的時候,職場也想留你嗎?
《離職說明書》大綱
《離職說明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喚起意識,強調從「上班族」轉型成「專業者」的重要。過去在公司上班一輩子的常態,已經不再是人生的預設選項,因為現在的人更想追求「有意義、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因為職場不再是我們永遠的庇護所。成為「專業者」意味著我們掌握主導權和身分,不再用公司和職位來定義自己,也不怕某天需要離開公司,根據自己真正的欲望設計職涯,實現想要的生活。
第二部分教讀者在職場中如何蛻變成專業者,從自我成長到在職場抱持的態度,一步步累積,做好隨時能離開職場的準備。
《離職說明書》中,我覺得最沉重的叩問便是:
你知道自己對生活和職涯的真正欲望嗎?
多少人在職場上汲汲營營,卻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忙?
身邊的人都告訴我們升遷、職位、薪資這些東西很重要,我們也自然而然就跟著追求。
當我們想著別人的欲望,沒有升職或薪水不夠高,就會失去生活方向,也失去前進的動力。
就算順利升遷,也得到滿意的薪資,也可能某天離開職場,不再有所謂升遷和職位的時候,才突然覺得空虛,覺得人生上半場的追求,最後換來的只是茫然。
未經思考的人生,可能讓我們轉了大半輩子才發現,從來沒有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而活。
如果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我們就永遠只是幫別人做他們想要的。
作者金湖提到:我們的職場生活中,可能規劃了多場會議議程,為多項商品提案;但又有多少人,會花同樣的時間和心思,為自己規劃人生、製作人生提案書?
我們該怎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留時間和空間獨處,思考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嚷嚷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們為找到方向做過什麼努力嗎?如果我們沒有為了自己保留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只是按照自動模式過日子,那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只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最後,沒能通滿意的終點也無須意外。
行動
- 把獨處時間標注在行事曆上:和自己的約會也不能隨意改約
- 在行程時間安排「決定點」:用5分鐘問自己,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獨處思考的時候,想什麼?
思考三大主題
- 回顧過去
- 檢視我的欲望
- 觀察未來藍圖
工具
- 自我回顧紀錄:年表(個人生活中發生的事,世界大事件),檢視自己的人生軌跡
- 人生短暫插曲:正面的、負面的深刻經驗
- 人際關係群聚圖:整理過去到現在對自己有影響的人,這些人是誰?是哪裡認識的、什麼樣的人?
如果想找到自己能發展的專業,可以思考:職場中遭遇困難,但仍享受過程、維持高能量工作,結果也滿意的案例。
成為心理上的成年人,擁有這些能力和心態:
- 察覺自己真實內心的能力
- 將內心想法如實傳達的能力
- 明確表達主張時也傾聽對方意見
- 不因害怕拒絕而不去嘗試:努力做到,能成功最好,真的不行也沒關係
行動
- 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中把想法紀錄下來:成為日後做決定的重要資料
- 思考自己的價值觀
「專業者」和「上班族」有什麼不同?
「上班族」把時間、身價換算成薪資,「專業者」把時間、身價轉換為離開組織後還能謀生的技術,延長職業的有效期限。
「上班族」容易把目光放在升遷、加薪等,把職場上的成就當作目標;「專業者」則把職場當作往目標前進的手段,真正的目標則是往專業邁進。
為什麼要轉型為「專業者」?
職場不是永遠的庇護所
「所有企業都必須做好準備放棄現在正在做的事。」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身為上班族,我們是不是也可能隨時面臨需要放棄當前工作的狀況?
有些人願意一輩子都當社畜,問題是:老闆願意豢養你一輩子嗎?
「在這個時代,在穩定工作崗位上的人其實是在累積風險。」
我很喜歡作者金湖這個說法:創造自己的專業,便是主動管理風險的方式。
那我們要朝什麼方向努力呢?
預想結局:職涯盡頭的你是什麼模樣?
先想結局,才能設定好方向執行。
就像找下一份工作時,先確定職缺才知道需要哪些能力和條件;我們也要問自己:
離開公司的時候,你希望別人如何記得你?
離開職場的你,會是什麼樣子?
退休時的你,會是什麼狀態?
對未來的描述越具體,你就越知道該做些什麼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狀態。
行動
- 製作未來履歷:未來的你想擁有哪些能力,以這個結果回推每年要體驗或學習的內容。
還是上班族的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職場的時候把握機會:把職場經驗變成自己的資產
打造工具箱🧰:把在工作期間學習的新事物,變成自己的工具。
在職場上如果能培養、創造自己的技能,之後這個技能就有機會成為可以賺錢的專業。
提醒自己,還在職場的時候就要創造專業,因為離開職場之後,要創造專業就沒那麼容易了。
珍惜人際關係
不管以後有沒有自己的事業,職場的人際關係都很重要。
除了密切接觸的人之外,弱連結也能為我們的職涯帶來很大的影響──可能是我們不熟悉的資訊,也可能是我們很難接觸到的機會;偶而和一些自己專業圈或人際圈以外的人聊聊,經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關於人際,我們能培養的能力:
- 助人的能力
- 領導能力
- 與人交流的能力
自己的看法和別人的看法(對我的評價)哪個重要?
都很重要,但是重要在不同地方。
探索自己的欲望時重視「我的看法」,因為那終究是我們的人生,只有我們最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做什麼的時候最快樂;但是,培養專業、建立自己價值的時候,我們不免需要參考別人的看法,畢竟這是你未來要維生的工具,他人的看法會影響他們是否願意為你的專業買單。
正視產能對成功的影響: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堅持不懈地創造成果
產能最高的時候,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書中這個提醒對我來說是一記震撼彈。
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得到的機會不夠多,所以沒辦法做到某些事情?這個想法卻忽略了一個現實:做的越多,機會才會越多;就算沒有特別厲害,產出的量夠大時,也足以提升被看見或成功的機會(更別提這過程中可能得到的成長和進步,會讓機率再提升)。
- 為目標建立具體行動,並持續行動,養成習慣。
- 做讓時間會站在你這邊的事情:而不是「如果有更多時間,我就會/就可以……」。
持續學習
世界快速變化的今天,持續學習已經是被提到快爛掉的概念;而《離職說明書》針對學習的心態和目標又做了區分,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觀察!
很多人都覺得「我有在學習」,殊不知有的學習可能只是「假裝學習」。
學習的目標:證明vs.改善
作者金湖呼籲我們把「學習專業」當作目標,而非為了贏過別人而學習。
當學習的目標僅是為了競爭、證明自己時,容易出現這些狀況:
- 常常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需要再改進的地方:抱著「固定思維模式」,認為自己已經達到極限,容易看不到學習的機會。
- 選擇留在自己熟悉的區域:因為這個地方最安全,但是不冒險也就很難有突破性的成長。
- 不停工作以證明自己的努力:把學習和努力的表象作為證據,忽略了自己的價值,沒有留時間給自己思考與反思,終究不是為了自己而做。
「競爭」是把自己的價值建立於贏過對手;「成就」是把重點放在目標。
專注在自己的專業成就上,不要成天以和人競爭為目的,才不會重心不定,偏離了自己的目標。
個人化的價值觀與學習
過去的職場,員工可能待一輩子;現今的職場,大家轉職的機率較高,就算有意待到退休,公司也不見得樂意讓人待這麼久,可能想盡辦法讓員工知難而退。
既然公司不會為員工往後的人生負責,上班族們便更需要懂得為自己離開公司之後的人生打算;所以比起去想老闆要的是什麼,更要重視自己的學習和成長。
為公司貢獻的同時,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有意識的為自己建立學習計畫和系統,我們才能在需要或想要離開職場的時候,帶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不是說真的從公司偷東西XD)。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本書針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提出的解釋很有意思。
很多人當上班族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因為超時工作、過度加班,覺得沒得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然而,當這些人離職創了業,花在工作的時間可能更多了,卻似乎樂此不疲,忘了這種「不平衡」的感覺。
作者金湖在這裡提出了他的見解: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中的工作,指的是「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生活則是「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這麼理解似乎就一切都說得通了!
當我們為了自己的理想創業、接案,花的時間是為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熱忱,不符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當中「工作」的定義,反而更像是「生活」。
過去,我們可能認為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就是沒有生活品質;但是當我們
- 摸清了「自己的慾望」,
- 認識了對自己重要的事情,
- 把自己熱愛的事情當作專業,
- 讓它成為自己的事業而非為人工作,
- 也就是成為本書中所說的「專業者」,
使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界限模糊時,我們就不再需要為了「平衡」這件事而掙扎。
這大概就是作者提倡上班族轉型為專業者的理想狀態吧。
請我喝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