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筆記, 📖閱讀筆記

[書]《午夜圖書館》:如果當時做了不同的決定,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如果可以改變任何一個人生的抉擇點,你想改變哪個選擇?

對自己重選的人生不滿意,也可以回去重新選擇,你有沒有把握找到你最喜歡的人生?

《午夜圖書館》在說什麼?

諾拉和哥哥感情不睦,又短時間內經歷寵物過世和失業,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一連串錯誤決定的她,選擇服藥離開這個世界。

沒想到她沒死成,到了一個號稱位在生死交界的圖書館,因她而存在;圖書館中的每一本書都是她人生的一個版本(除了「後悔之書」),在諾拉真正死掉前,只要她對當前版本的人生徹底失望時便會回到圖書館,但她若是在這當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就會留在她想要的人生中。

書名:午夜圖書館(The Midnight Library)

作者:麥特‧海格(Matt Haig)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午夜圖書館》適合誰?

  • 常常對人生失望的人
  • 經常覺得自己做錯人生選擇的人
  • 有很多後悔的人
  • 覺得人生重來會更好的人

這個療癒的故事當中,情節的設計本身就反映了滿滿的人生哲學。

到其他版本的人生中,我們不會有新版本的記憶

午夜圖書館到選定的人生版本中,諾拉只會有原來生命的記憶,對身處的人生版本卻一無所知,需要慢慢去猜測和試探;直到她開始喜歡新的人生,關於新人生的記憶才會慢慢進入她的腦海當中。

我一開始的想法是:如果帶著原本的記憶,進到新人生不是本來就很難覺得快樂嗎?畢竟我們對所處的環境和身邊的人都不熟悉,即使是面對自己認識的人也有生疏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諾拉一直是原本的「自己」,各種情緒與後悔都來自原本的人生,另外的人生自然很難滿足所有面向,因為要讓她夠滿意的話,除了本來想改變的事情要往好的方向改變,原本沒抱怨(但也沒感到多滿意)的事情也不能有變化。

後來覺得這樣的設定其實更符合「找到理想人生」的主軸,因為諾拉如果沒有維持一個固定的觀點,到不同人生就有不同的記憶,無論這個人生怎麼樣,她都不會知道這之間的現實和感受差異:不記得自己曾經能擁有什麼,也就不知道原本擁有的東西自己可能多重視和珍惜;不記得自己曾經為什麼事情後悔,可能就對當下的安排感到理所當然,不會發現事情已經變得更好。

只有帶著原本的「自己」到不同生命裡走一趟,諾拉才會發現 :不管在哪個人生中,不管在哪個節點做了什麼決定,生命本來就會有各種美好和不那麼美好的事情;即使是那個美好到她差點就留下的人生,也讓她覺得缺乏刺激和挑戰性。

不管進到哪一本書裡,活得更快樂的重點都不是自己當初做了什麼決定、周遭發生了什麼事,而是自己對這些事的想法和看待這些事的方式觀點至關重要,所以不管諾拉進了哪本人生之書,都要用自己的觀點存在與經歷。我們如果缺少了原本經驗的記憶,那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從其他的人生中學到我們該學的東西。

可以做選擇,但是無法選擇結果

我們常常想:如果當初我選擇做這件事,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心裡在問的其實是:如果做了不一樣的決定,現在會不會更好?

根據科學,你一開始是煤炭,最後也是煤炭。也許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教訓。

諾拉曾認為是自己突然離開了丹,讓婚禮辦不成,使丹的人生沉淪於酒海中。她進入了「和丹結婚」的人生之書,卻發現──丹還是成了酒鬼。

她也為寵物貓伏爾泰的死感到自責,認為是自己讓牠出門使伏爾泰提早離開這個世界。她進入了「當晚沒有讓伏爾泰出門」的人生之書,卻發現──伏爾泰無論如何都會離開。

當我們確信自己做了「錯誤的選擇」,我們同時相信有一個「正確的選擇」在那裡,只是我們沒有選擇它;而體驗過這些我們認為是「正確的選擇」導向的人生後,我們終能對這些後悔釋懷,並不是因為結果有什麼改變,而是我們發現我們的選擇沒有辦法直接影響結果。

音樂家常有一個說法,鋼琴上沒有一個音是錯的

諾拉也發現,在某些人生中,自己改變的選擇讓她得到看似相對「成功」的人生,卻在其他面向失望,覺得這不是她期待的人生。

看著她不斷追尋更想要的人生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許也會發現:根本沒有所謂「正確的選擇」,只有「我們的選擇」。

你可曾覺得「我怎麼步入這田地」?彷彿你置身在迷宮之中完全迷失方向,而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因為每個彎都是自己決定的。

我們固然能有選擇;很多事情的發生,卻非我們能夠控制的。

聽起來雖然有點宿命論,或者有點悲觀;但其實明白自己能力與影響有限,我們也能夠明白發生在其他人身上、被自己或他人怪罪的事情不是自己的錯,能夠對自己更寬容,專注在自己有能力的事情上。

就像最後,諾拉回到了原本的人生當中,現實的一切全都沒有改變;她的觀點、態度、想法變了,留心現在與周遭,珍惜接收到的愛與善意,並把握表達善意與付出的機會,就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迎向更理想的人生。

人生的無限可能性,讓我們永遠體驗不完

Matt Haig應用了「薛丁格的貓」理論,以圖書館的方式呈現多重人生同時存在的可能性。

但是當諾拉試著透過體驗一個又一個的人生,想從中找出最喜歡的人生時,圖書館員提醒她,用這種方式來找到最愛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人生的可能性是無限的,而每當她體驗完一個人生,那本人生之書就不復存在,因為她活過一次的人生一定有什麼改變了,所以會由此產生其他版本的人生。然而,這改變又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所以不是體驗完幾個人生架上的書就少幾本,人生之書是無窮盡的。

諾拉一開始想透過圖書館員找到自己會最滿意的理想人生,圖書館員卻告訴她:她必須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找的是什麼樣的人生之書,自己才能幫得上忙。

在這比喻中,就像要在搜尋欄打入關鍵字。有時你必須先試幾次,才能清楚自己的目標。

她沒辦法直接指定自己最想要的人生,可是可以透過經驗更清楚自己的目標,如果「活過才知道」,就算可能需要轉幾個彎,她也能透過經歷了不同版本的人生,看到生命的必然與不定,找到自己活下去的意義

當我們瞭解了生命的無限可能,也無須回頭去改變自己的選擇;因為,從現在起,我們也有無限的選擇和可能性等著我們去開創。

只要活著,就有可能。

當來當去,還是最喜歡原來的自己

如果一開始有人告訴諾拉:妳現在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她會相信嗎?

如果有人這樣告訴你,你相信嗎?

當我們已經擁有了現在的人生,擁有了從以前到現在做的所有選擇帶來的人生,以及這過程中產生的回憶、經驗與感受,就已經形成了很大部分的「自己」。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在意的人和在意的事情,有越來越多放不下的東西;任何「重來」都可能讓我們不再是自己,而當我們不是自己的時候,一切再夢幻、再美好都不像是自己該活的人生,對自己都不再有意義

要帶著現在的自己去過更好的生活,只能從現在去調整和改變。

你會誤以為不開心的事都只是活著的副產品,並非生活的一部分。但當我們明白,不論如何生活,我們都無法逃避悲傷,一切便豁然開朗。 悲傷其實本質上是快樂的一部分,兩者一體兩面,無法分割。當然,每次感受的程度和重量不同,但人生不可能永遠快樂。如果你這樣期待,只會讓你現在的人生感到更不快樂。

進了那麼多人生之書,諾拉最後發現:原來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如果有想要達成的目標,我們可以從當下去努力,讓自己越來越喜歡當前的人生。

(或者,套用圖書館員說的:「『想(want)』是個很有趣的字。它同時代表『缺乏』。」 或許這句話該改成:如果我們要達成某個目標,我們可以從當下去努力,讓自己越來越喜歡當前的人生。)

就算沒有做到某些事情,或者有時候其他人會以過來人之姿告訴你「早該如此」,我們也不用懊悔或自責,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另一個人生裡,是不是就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就算那個人生裡的自己完成這個目標,也可能有其他目標被捨棄、有其他事情讓我們失望。

我們視這一切為指標,努力去達成。但其實成功不能度量,人生不是一場競賽。

「其他人生」絕對不是我們快樂的保證。

這個人生,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博客來購書連結(中文版)

📚Amazon購書連結(英文版)

boba-icon
請我喝珍奶!
 
哈囉,我是StayC。
我喜歡閱讀與觀察,接收生活中的一些刺激,並把這些刺激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透過上方的「請我喝珍奶」連結小額贊助我,繼續支持我創作;
但請量力而為,別因此感到有壓力。
 
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能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找到我💌